6月27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青年人才聯合會在北京成立。這是該院主動適應創新發展和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大勢,著力培養造就能夠“挑大梁、當主角”的創新人才生力軍的關鍵之舉,它將成為該院對接國家戰略需求、攻克農業領域“卡脖子”技術難題、贏得未來農業發展主動權的前沿陣地。
“國家對高水平人才特別是復合型創新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科技創新,關鍵在人,根基在青年。青年最具創新熱情,最富創造活力,是推動事業發展的生力軍,更是決定單位未來高度的關鍵力量。”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楊振海說,當前,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新階段,創新發展和產業發展深度融合,迫切需要更多具有交叉融合視野、能夠解決復雜系統問題的復合型人才,去勇闖原始創新“無人區”,搶占科技攻關“制高點”。
針對青年人才聯合會,中國農科院將強化資源保障“硬支撐”。楊振海提到,對探索性強、風險高的交叉研究給予更長的研究周期和更大的包容度。向聯合會征集技術解決方案,開展“揭榜掛帥專項”。進一步完善有利于交叉學科人才培養和使用的政策,在人才引進、職稱評審、崗位聘任、一線鍛煉、海外訪學、評優評先等方面,向交叉融合研究表現突出的青年人才傾斜。
楊振海說,未來10年,是我國加速建設農業強國、科技強國的關鍵期、攻堅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傳統的單一學科、單一領域的發展模式已難以滿足需求。迫切需要通過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統籌配置科技資源,打破學科壁壘、促進知識融通、激發創新火花。青年人才聯合會正是搭建起這樣一個跨領域、跨學科的交流協作平臺,通過思想的碰撞、智慧的融合、資源的共享,催生更多原創性、顛覆性的成果,為科技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注入強勁的“農科青春動能”。
據他介紹,青年人才聯合會的成立,就是要為不同專業背景、不同研究方向的青年才俊,搭建一個開放包容、互學互鑒、協同共進的“生態圈”。在這里,青年科技工作者可以跨越專業的“圍墻”,拓展認知的邊界,在交叉融合的實踐中增長才干;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組建創新“聯合艦隊”,在協同攻關中實現創新價值倍增;可以獲得更廣闊的發展視野、更豐富的資源支持、更堅實的組織保障,加速成長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
當天,青年人才聯合會成立后,以“農業生物安全-青年與未來”為主題,舉行了首屆交叉融合學術交流活動。陳劍平、萬建民、周衛、侯水生等院士出席并作報告;27名青年科學家代表圍繞農業領域的合成生物前沿技術、工程技術、大數據與智能化應用等主題作專題報告,錢前、陳化蘭、姚斌等院士專家作報告點評,助力青年人才找準切入點、確定突破方向。
2025年06月30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