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國農科院為青年人才成長創造更好條件
[人民日報]強化“硬支撐”??優化“軟環境”
發布時間:2025-06-30
|來源: 人民日報|作者:喻思南 劉珈如
6月27日,國家農業圖書館內,一場主題為“農業生物安全——青年與未來”的學術交流活動正在進行。臺上,27名青年科學家依次登臺,圍繞合成生物、基因編輯、生物育種等農業前沿技術分享思考;臺下,多位知名院士專家輪流點評。這場學術交流活動,是中國農業科學院青年人才聯合會成立大會的一部分。近年來,中國農科院實行“青年英才”“青創專項”“青年引航”等“青10條”人才培育措施,建立了青年人才的鏈式培養機制。
今年3月,中國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寧約瑟研究員團隊水稻研究再獲突破。團隊通過分子設計育種和基因編輯技術的有效結合,在水稻中創制出對稻瘟病和白葉枯病具有廣譜抗病且不影響生長的優異新材料。“‘青年英才’的穩定支持,為我們解決了后顧之憂。團隊能夠安心長期探索,是成果不斷涌現的關鍵。”寧約瑟說。
如何發揮青年人才聯合會的作用,助力青年人才成長?一方面,強化“硬支撐”。中國農科院打破常規,優化各類資源配置機制。比如,中國農科院重大任務、戰略咨詢任務,優先支持聯合會多主體協同的跨學科創新項目、軟硬結合的戰略咨詢項目。此外,對探索性強、風險高的交叉研究給予更長的研究周期和更大的包容度。
另一方面,優化“軟環境”。比如,持續完善人才使用和評價政策,在人才引進、職稱評審、崗位聘任等方面,向交叉融合研究表現突出的青年人才傾斜。
“以科技創新引領先進生產要素集聚,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農業領域迫切需要更多具有交叉融合視野、能夠解決復雜系統問題的復合型人才。”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楊振海說,希望通過思想碰撞、資源共享等方式,催生更多原創性、顛覆性的成果,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青春動能”。
(單位: 中國農業科學院人事局、植物保護研究所)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人民日報]新研究拓展番茄品種培育思路2025-06-30
- [農民日報]首屆優異茶樹種質資源展示會議在浙江嵊州舉辦2025-06-30
- [人民日報]浙產丘陵農機助力山區梯田水稻高效栽培2025-06-29
- [中國科學報] 我國科學家發現石竹科繁縷屬新種“雅布賴繁縷”2025-06-29
- [農民日報]“五減”技術種出“三好”桃2025-06-29
- 習近平給西藏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嘎拉村全體村民的回信2025-06-29
- 中國農業科學院青年人才聯合會成立大會暨首屆交叉融合學術交流活動在京舉行2025-06-27
- “三好五減”技術助力桃產業升級2025-06-27
- [人民政協網]解鎖美食香氣密碼:新型技術如何讓食品風味更迷人?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