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科研人員在內蒙古阿拉善地區發現了石竹科繁縷屬一新種,命名為雅布賴繁縷( Stellaria yabulaiensis L.Liu ),該新種的描述發表在國際植物分類學刊物《植物鑰匙》( PhytoKeys )上。
雅布賴繁縷:A-D 生境; E植株; F根系; G根莖;H分枝; I莖(被腺毛); J 花(花柱2); K碩果;L 葉; M 花梗。中國農科院供圖
N花序;O葉;P莖(腺毛);Q花(腺毛);R花萼;S雄蕊;T子房(花柱2,3).U碩果.V種子。中國農科院供圖
該種生長于中國阿拉善地區雅布賴山間的沙地生境中。其植株以二花柱型為主,同時存在顯著的三花柱型類型。這一特征與二柱繁縷( Stellaria bistyla Y. Z. Zhao )相似,但在根系類型、葉片形態、種子數量等關鍵分類特征上存在顯著差異。
石竹科繁縷屬植物全球約200種,中國分布約70種,內蒙古自治區已記錄27種。繁縷屬植物的花柱和雄蕊數目是該屬分類的重要形態指標。值得注意的是,在該研究之前,具有二花柱為主兼有三花柱特征的繁縷屬植物僅在內蒙古阿拉善地區被發現。這一發現進一步凸顯了阿拉善—鄂爾多斯生物多樣性中心的特殊性和重要保護價值。
目前,該種僅發現分布于中國阿拉善盟的雅布賴山地區,種群規模極為有限,屬于極小種群物種(PSESP)。根據IUCN紅色名錄評估標準,初步建議將其列為瀕危(EN)或極危(CR)等級,亟需開展保護生物學研究以避免其野外滅絕。
此外,該種表現出繁縷屬植物從二柱頭向三柱頭過渡的顯著形態特征,建議相關專家開展該種的生殖生物學、遺傳進化及其生態適應性方面研究,進一步揭示繁縷屬的遺傳進化和繁殖特性。此類研究將有助于揭示植物不同花柱的演化機制及繁殖策略。
研究得到了內蒙古自治區科技計劃項目“毛披堿草保護與種群回歸示范研究”和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內蒙古珍稀瀕危植物名錄補充及其評估研究”的資助。
相關論文信息:https://phytokeys.pensoft.net/article/1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