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是國家設立的中央級農業科研機構,是全國綜合性農業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是農業及農業科學技術戰略咨詢機構,是三農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擔負著全國農業重大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的任務,致力于解決我國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中公益性、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學與技術問題。
省部級獎成果
科技獎勵
省部級獎勵是指省委省政府直接授予的獎勵和國家各部委授予的獎勵。省部級科學技術獎可以分類獎勵在科學研究、技術創新與開發、推廣應用先進科學技術成果以及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科學技術成果或者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包括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省部級技術發明獎、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中華農業科技獎等。
獲獎年度 | 成果名稱 | 獎項 | 第一完成單位 | 第一完成人 |
---|---|---|---|---|
2010年 | 高產高油油菜“中油雜11”的推廣應用 | 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一等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胡瓊 |
2010年 | 青藏高原牦牛良種繁育及改良技術 | 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 | 閻萍 |
2010年 | 禽流感(H5+H9)二價滅活疫苗(H5N1 Re-1+H9N2 Re-2株) | 黑龍江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 陳化蘭 |
2010年 | 紅色梨新品種美人酥、滿天紅和紅酥脆的選育及配套技術研究與應用 | 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 | 王宇霖 |
2010年 | 威靈仙等吉林省道地藥材引種馴化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 | 吉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 | 許世泉 |
2010年 | 設施小果型西瓜栽培關鍵技術研究與推廣 | 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 | 徐志紅 |
2010年 | 黃芪等長白山道地藥材顆粒飲片及其綜合利用研究 | 吉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 | 艾軍 |
2010年 | 豬重要傳染病快速診斷方法的研究 | 黑龍江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 李曦 |
2010年 | 紅壤酸化防治技術推廣與應用 | 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一等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 | 徐明崗 |
2010年 | 高產優質大鈴棉“中棉所48”的推廣 | 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 杜雄明 |
2010年 | 奶牛重大疾病防控新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 甘肅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 | 楊國林 |
2010年 | 豬瘟、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豬偽狂犬病毒抗體三種金標快速檢測試紙條等的研制及初步應用 | 黑龍江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 崔尚金 |
2010年 | 梅花鹿優質高效養殖科技示范 | 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 | 楊福合 |
2010年 | 羊支原體性肺炎病原、診斷和免疫研究 | 甘肅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 | 逯忠新 |
2010年 | 超級早稻新品種“中早22”的選育與推廣應用 | 浙江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 馬良勇 |
2009年 | 青藏高原草地生態畜牧業可持續發展技術研究與示范 | 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 | 閻萍 |
2009年 | 水稻可持續高產組合模式及調控技術 | 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中國水稻研究所 | 章秀福 |
2009年 | 草原幾種主要害鼠種群數量動態預測及持續控制技術 | 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 | 董維惠 |
2009年 | 畜禽糞污沼氣化處理模式及技術體系研究與應用 | 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 農業部沼氣科學研究所 | 鄧良偉 |
2009年 | 花生重要抗病優質基因源發掘與創新利用 | 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姜慧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