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2025年全國農產品加工院所長座談會在湖北省武漢市召開。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農產品加工領域相關專家代表參會,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武、單楊等專家作主旨報告。
當前,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方興未艾、大有可為。湖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游艾青介紹,該院圍繞湖北十大重點農業產業鏈,聚力突破農產品加工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進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設備的推廣應用,在特色淡水產品精深加工、食用菌和食藥資源高質化利用等方面取得了較好成效。
湖北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陳志勇介紹,湖北省始終堅持以科技賦能產業、以成果驅動發展,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向高附加值、綠色智能化方向轉型,聚焦精深加工、功能開發、綠色制造等重點領域,打造了多個國家級創新平臺,構建了“政產學研用”“五位一體”協同創新體系,為全產業鏈提質升級注入了強勁動力。希望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為全國農產品加工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劉現武表示,要深刻認識我國科技創新的現狀與面臨的挑戰,瞄準世界農業科學中心的建設目標,不斷提升農產品加工科技水平,加快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和新能源新材料新裝備等前沿技術在農產品加工領域的創新應用,增強原始創新能力;推動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工程技術等學科交叉融合發展,圍繞農產品智能分等分級、高效分切分割、適度減菌殺菌、綠色烘干制冷、智慧包裝儲運等薄弱環節開展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強化加工領域的創新資源統籌和力量組織,優化科技創新組織機制,構建“梯次分明、分工協作、適度競爭”的農產品加工科技創新體系,共謀“十五五”農產品加工科技發展方向,助力做足“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畜頭肉尾”大文章。
本次會議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主辦、湖北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與核農技術研究所和農業農村部冷鏈物流技術重點實驗室承辦。會上,與會代表圍繞“‘十五五’亟待解決的產業科技問題”“前沿交叉學科賦能食品產業發展”“科技支撐地方農產品加工業發展”三大主題開展了深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