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11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美國奶業科學學會和新西蘭初級產業部共同主辦的第九屆“奶牛營養與牛奶質量”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以“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奶業”為主題,匯聚了來自中國、美國、新西蘭、英國等國家和地區的600余名專家學者、行業領袖及企業代表,共同探討奶業高質量發展的科技路徑與全球合作方向。
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楊振海、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王健、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二級巡視員李家健、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劉亞清、美國奶業科學學會副主席David Everett教授、新西蘭駐華大使Jonathan Austin博士和法國駐華大使館農業參贊Jo Cadihon博士出席會議開幕式并致辭。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所長張軍民主持會議開幕式。
本次會議設置“奶業全產業鏈高效優質關鍵技術進展”“牛奶質量與安全”和“特色畜奶營養品質研究進展”三大議題,安排36場精彩報告,內容包括奶牛高效飼養與智慧化養殖、低碳排放、瘤胃微生物調控、牛奶質量安全與健康等前沿科學技術,同時涵蓋特色奶畜的飼養技術、營養品質與功能特性等多個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與創新技術。會議旨在為奶業從業者與專家提供國際交流平臺,深入探討學科前沿、技術創新及未來發展方向,推動奶業高質量、綠色化、可持續發展。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王加啟研究員作“科技支撐奶業可持續發展”研究進展匯報時提到,“可持續奶業,不僅是奶業本身的發展,應該是更好的土地利用、更好的土地保護和更好的營養健康。”新西蘭梅西大學Riddet研究所David Everett教授作“乳品結構決定營養利用率”主旨報告,揭示了乳品結構與營養利用率的內在關聯。
“實現奶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劉亞清呼吁全球奶業同仁共同努力,她認為重點要做好四方面工作:一要堅持創新驅動,攀登科技高峰。二要堅持綠色發展,筑牢生態屏障。三要堅持質量為本,守護生命健康。四要堅持開放合作,共享發展機遇。
會議全面展示了我國奶業科研的新進展新成果,提高了我國在奶牛營養與牛奶質量研究領域的國際影響力,為全球奶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中國智慧與力量。
自2009年創辦以來,該研討會已連續舉辦九屆,參會國家擴展至13國,累計吸引4300余名現場代表及500萬名線上觀眾,成為推動全球奶業科技合作與成果轉化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