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初冬的南京涼意漸濃,而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報告廳暖意濃濃,錢浩聲先生誕辰110周年植保機械學術研討會暨農機所所慶80周年紀念活動如期舉行。來自業界的領導、專家、同行以及農機化所在職職工和部分離退休職工代表們歡聚一堂,共同慶賀。

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會長、中國農業科學院原院長翟虎渠,中國農科院副院長李金祥,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陳學庚,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會長馬世青,江蘇省農業機械化管理局局長徐順年,江蘇省農業科學院院長易中懿,中國農科院科技管理局局長梅旭榮出席了紀念活動。活動由農機化所黨委書記曹曙明主持。
會議追憶了錢浩聲先生的學術成績和科研貢獻,高度贊揚了錢老敢為人先、開拓創新的科學精神,兼收并蓄、立足國情、注意學習吸收跟蹤國外先進技術的治學理念,在科研工作中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一絲不茍、認認真真的工作作風,謙虛謹慎、團結同志、不計得失的高尚風格。
李金祥在講話中肯定了“十一五”以來農機化所在學術成果、服務“三農”、科研創新、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的優異成績。他希望,作為第一批進入中國農科院創新工程試點的研究所,農機化所要站在國家農機化發展的高度去審視自己的國家隊定位,去構建學科建設體系和發展思路,去解決農機化發展對技術的重大需求。要繼續堅持錢浩聲先生“研究病蟲、農藥、藥械要同時并舉、三位一體、三管齊下”的學術思路,通過深入研討、集思廣益,找出當前植保學科和生產實際中的重大問題,技術研究中的瓶頸問題,在加強自身植保團隊建設同時,開展協同創新,培育重大科研成果,為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提拱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早日建成世界一流農業科研院所,續寫農機化所美好的明天。
農機化所所長陳巧敏在致辭中指出,自1934年研究所前身——中央農業實驗所植保機械試驗室成立,到1957年研究所正式成立,再到2013年研究所進入中國農業科學院創新工程第一批試點研究所,80年風雨兼程,農機化所一路探索,一路發展。近年來,農機化所堅持以“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為目標,全體干部職工聚精會神搞科研,一心一意謀發展,齊心協力實施科技創新工程,各項事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陳巧敏號召全體職工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的光榮傳統,實施好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求真求實、開拓進取、頂天立地,為建設世界一流農業科研院所、為發展農機化事業而努力奮斗。(通訊員 陸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