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地區最大的規模化立體栽培草莓智慧工廠在成都溫江建成投運,標志著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在智慧植物工廠技術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產業轉化成果。這一項目不僅展示了我國在植物工廠技術領域30多年的沉淀與積累,更實現了農業科技與產業協同發展的新突破。
草莓智慧工廠采用立體種植,在占1300多平方米的生產車間里,可實現每天產量400斤,全年產量73噸,是傳統地栽草莓的30-40倍,還可實現草莓的全年無間斷高效生產,真正實現了向垂直空間要產量,首批草莓將于今年9月產出。同時,草莓工廠采用10萬級潔凈標準草莓生產車間、最先進的‘光配方’立體種植技術、光溫水肥氣精準調控等等,這一系列智慧農業手段打造出來的草莓品質極高,它的特點是“0農藥使用、四季周年供應、品質口感好”。“但高品質伴隨著高成本,所以要讓“智慧工廠草莓”走中高端市場定位,同時通過夏秋錯季供應實現高溢價,是目前的盈利模式”,項目運營方、四川中農億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農業產業與科技融合是農業發展難題,中國農科院持續探索破解之道。以溫江草莓智慧工廠為例,中國農科院都市所的創新實踐提供了成功范例。產業合作模式上,項目運營方中農億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有都市所全資子公司參股。這一模式為企業品牌背書,增強了市場和地方政府信心,為產業化落地奠定基礎,還吸引社會資源投入,推動項目順利實施。創新活力激發方面,公司核心成員為相關科學家,經同意可兼職持股。這調動了科研人員積極性,讓科研成果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最大限度激發創新活力。科研人員將成果應用于生產,并根據產業反饋優化技術,形成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
中國農科院都市所的探索為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搭建了良好平臺。相關從業者表示,在產業科技融合創新的黃金時代,將以植物工廠技術為代表的農業新質生產力發揮更大作用,為農業強國戰略貢獻力量,既是信心所在,也是責任所系。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產業的持續升級,農業領域的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必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成就,為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