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至17日,第十六屆全國微生物資源學術研討會在甘肅省張掖市召開。來自全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500余位專家、學者及科研代表齊聚一堂,共襄學術盛會。會議共安排了142場學術報告,包括34場大會主報告、86場分會場專題報告和12場青年論壇報告。同時,還成功舉辦了10項技術培訓活動。
會議由中國微生物學會微生物資源專業委員會等單位主辦,甘肅省微生物資源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甘肅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等單位承辦。會議以“挖掘微生物資源潛能,推動多領域應用創新,助力生物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旨在搭建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匯聚智慧,探討微生物資源領域前沿問題與產業化路徑,深化產學研用融合,為我國生物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科技動能。
會議開幕式上,中國微生物學會、張掖市人民政府、農業微生物資源發掘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甘肅省科學院等單位領導出席并致辭,對各位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指出微生物資源是國家戰略性生物資源,其深度挖掘與創新應用對于促進產業升級、保障生態安全、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具有深遠意義。
會議期間,徐建國、鄧子新、趙國屏、金梅林、張友明等5位院士和30位特邀嘉賓作了精彩的大會報告。報告聚焦醫學微生物學與傳染病防控研究、微生物代謝工程與合成生物學研究、微生物資源挖掘與種質庫建設、資源開發與功能解析新技術應用、極端環境微生物資源利用等核心議題,系統交流分享了他們在新資源發現、高效保藏、前沿技術應用及產業化進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與會期間,代表們積極交流思想、碰撞智慧,圍繞微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的技術瓶頸、產業化路徑及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入研討,現場促成了多項合作意向,為微生物資源研究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堅實基礎。
本次研討會不僅是一場高水平的學術盛會,更是推動產學研融合的重要橋梁。會議成功系統總結了我國微生物資源領域的研究進展,清晰明確了未來創新發展的重點方向,有效深化了學術界與產業界的交流合作,對加快提升我國微生物資源研究與產業化水平,培育生物經濟創新發展新動能,服務國家高質量發展大局具有重要意義。
與會代表一致表示,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攜手加強合作,共同推動我國微生物資源研究與產業化邁向更高水平,為加速建設科技強國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