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8日,由中國工程院農業學部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聯合主辦的我國食用油供給安全形勢及保供戰略研討會在內蒙古額爾古納市召開。
與會代表實地觀摩了由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牽頭,聯合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額爾古納市共建的我國首個北亞油料科研平臺——北亞油菜大豆科創中心。 該科創中心聚焦我國食用油安全,重點研發適合高緯度高寒地區種植的特短生育期油菜、大豆新品種及配套栽培技術,以提升內蒙古及周邊省區的油料產能,輻射帶動北緯45度以北亞洲地區待開發土地資源開發利用,推動實現我國油料進口來源多元化。
與會院士專家認為,保障食用油安全需構建“科技—政策—產業”協同機制,以“擴面積、提單產、增效益、促多元”為主線,一方面通過科技創新,充分挖掘大豆、油菜、花生等傳統油料作物的增產擴面潛力,另一方面積極培育油茶、核桃等特色木本油料產業,全面提升國產油料供給能力。同時,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北亞油谷”產業帶,構建國內外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食用油供給新體系,切實增強我國油料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中國農科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黃三文在講話中強調,食用油供給安全是國家糧食安全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下一步,要進一步加強協同攻關,強化科技支撐,推動我國食用油自給率加快提升和油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