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物育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項目的支持下,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轉基因及基因編輯技術與應用創新團隊,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創制出不同直鏈淀粉含量的小麥新種質,為專用小麥品種改良提供了重要育種資源。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碳水化合物聚合物(CarbohydratePolymers)》上。
直鏈淀粉含量是決定小麥品質的關鍵因素,雖然自然界存在天然缺失直鏈淀粉合成基因TaWaxy的突變體,但是由于該突變與不良性狀緊密連鎖,無法直接用于小麥育種。隨著人們對面條、餅干等特殊品質小麥產品的需求逐漸增多,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創制該類小麥新種質對小麥品質改良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科研團隊前期研究證實,TaWaxy基因表達量可直接影響直鏈淀粉含量。隨后,該團隊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構建了高效基因編輯載體,并成功對我國主栽小麥品種“濟麥22”和“寧春4號”的TaWaxy基因進行編輯,獲得了7種無轉基因元件的突變體,其直鏈淀粉含量均低于對照品種,最低可降低至0%,并表現出典型糯小麥特性。
進一步分析表明,兩個突變體分別表現出更好的面條及餅干加工品質。該研究為專用小麥品種的定向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和材料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