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獲悉,在全球細菌耐藥性持續攀升、慢性創面難以治愈的背景下,該所蜂產品質量與風險評估創新團隊研發出一種具備抗菌、抗炎、抗氧化、促愈合多重功效的新型納米水凝膠。這一成果于日前正式發表在國際期刊《化學工程雜志》上,為慢性傷口管理提供了無抗生素、天然高效的新解決方案。
論文通訊作者、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員吳黎明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蜂王漿作為自然來源的藥物治療劑,因富含蛋白質、脂質和生物活性脂肪酸等多效性成分,被視作治療慢性炎癥和代謝性疾病的潛在輔助劑。其中,活性不飽和脂肪酸10-羥基-2-癸烯酸(王漿酸)占據蜂王漿脂質組的50%以上,它不僅是蜂王漿的質量標志物,更是發揮抗菌、抗炎、抗氧化及皮膚修復作用的關鍵分子。然而,王漿酸存在強疏水性的問題,這導致其生物利用度低,難以在組織中達到有效治療濃度,限制了其生物活性的開發與應用。
研究團隊先是采用鄰苯二胺前體,合成出具有優異水溶性、生物相容性、組織穿透能力且不產生活性氧的碳量子點作為載體。隨后,通過化學鍵合將王漿酸負載于碳量子點表面,形成王漿酸/碳量子點納米粒子。團隊繼而構建了以天然來源蜂蜜、多巴胺和海藻酸鈉為基體的復合水凝膠網絡,并將王漿酸/碳量子點納米粒子負載其中,最終成功制備出多功能水凝膠敷料。該復合敷料能夠在生理環境下實現王漿酸/碳量子點的高效釋放,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與安全性。
“這種多功能水凝膠敷料成功整合了王漿酸的多種生物活性,包括強效抗菌、抗炎、抗氧化、促皮膚修復等,同時兼具水凝膠的物理屏障保護、濕性愈合環境維持、增強傷口黏附和延長藥物作用時間等特性。這不僅有效克服了王漿酸的應用瓶頸,還顯著提升了其在創傷治療中的效果,為蜂王漿活性成分的高效利用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吳黎明表示。
(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