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中國農業經濟學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12年學術研討會在天津市召開。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打電話表示祝賀,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會見了部分參會代表。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分別致辭。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中國農業經濟學會會長尹成杰,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范小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肖萬鈞,農業部原常務副部長萬寶瑞,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鄭新立,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副書記李春生,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等分別作了大會主題報告。來自全國的160多名代表參加會議。

陳曉華在致辭中強調,深刻認識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是鞏固農業農村好形勢的需要,是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需要,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需要,是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的需要。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應把握始終堅持生產力標準,始終堅持維護農民切身利益,始終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始終堅持依法與創新相結合的基本原則。當前,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方面有幾個問題值得研究,即土地承包經營權能問題、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問題、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問題、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問題、完善鄉村治理機制問題。
陳錫文從“糧”“地”“人”3方面闡述了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存在的問題。他認為要解決糧食和主要農產品的供求關系問題,除了在資源、生產力硬件等方面進行研究外,更需要在價格、政府政策支持方面展開進一步研究。“地”的問題主要涉及征地、農地經營形式、農民建設用地如何處理以及與土地相關的金融問題。當前,政府土地制度改革正面臨法律、地方財政以及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約束,可以借鑒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地區的經驗,制定更加有利于維護農民利益的政策。“農民市民化”要重點解決就業、住房、社會保障和子女教育等4個方面的問題。
尹成杰做了“農業發展新階段的特色及應對措施”的大會報告。他在總結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出現的積極特征基礎上,指出了農業發展面臨的新問題,提出應堅持把“三農”擺在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把農業現代化擺在國家現代化的首位,進一步深化農業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據悉,中國農業經濟學會是農業部主管的全國性學術團體,掛靠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此次研討會的主題是“現代農業發展與體制機制創新”,與會代表重點圍繞體制機制創新、農業發展階段性特征、農業經營主體變遷、農業科技支撐等方面內容進行了深入交流。代表們認為,體制機制創新應圍繞土地、農村金融和組織制度3個方面展開;當前農產品供求總量呈現緊平衡,部分品種呈現結構性短缺;家庭經營在任何時候都是農業生產最基本的經營形式,要堅持以農戶經營為基礎,以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為重點,著力提高家庭經營的集約化水平;發展農業科技需要加強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推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大力推廣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積極發展農業機械化,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
此次會議還選舉產生了中國農業經濟學會第九屆理事會,尹成杰當選理事會會長,秦富、黃季焜等15人當選為副會長。(通訊員 曹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