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農業遙感團隊揭示了森林損失對地表溫度的動態生物物理影響,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創新(The Innovation)》上。
全球森林覆蓋變化的生物物理溫度效應是生態與氣候科學的研究熱點,現有遙感觀測證實了森林損失前后地表溫度存在靜態差異,但忽略了毀林或森林干擾后植被變化導致的溫度動態響應。
針對這一問題,該研究提出了溫度動態響應評估的新方法,從溫度趨勢突變和漸變、溫度季節周期變化等多維度入手追蹤溫度響應過程。結合團隊自主研發的長時序地表溫度產品,分析發現,全球尺度上,森林損失產生了顯著增溫影響(+0.12開爾文),但增溫效應以-0.14開爾文/10年的速度減弱。中低緯度地區農業擴張和城市化造成了持續的增溫效應,而農業轉移、林業管理和火災等干擾造成的變暖效應隨植被恢復減弱;北寒帶地區林業管理使局地氣候降溫加劇,火災后產生即時增溫效應,隨后轉變為降溫加劇效應。此外,森林損失顯著放大北寒帶溫度季節振幅,導致低緯度地區季節周期相位提前。上述發現完善了傳統基于溫度靜態差異的研究,為氣候緩解與適應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參考。
該研究得到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資助。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xinn.2025.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