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是國家設立的中央級農業科研機構,是全國綜合性農業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是農業及農業科學技術戰略咨詢機構,是三農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擔負著全國農業重大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的任務,致力于解決我國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中公益性、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學與技術問題。
院級獎成果
院級獎成果
水稻可持續高產組合模式及調控技術
發布時間:2008-01-28
主要完成單位 :中國水稻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所,浙江省農業廳農作物管理局,江山市農技推廣中心,湖南省農業廳糧油作物局,安徽省農技推廣總站,浙江省杭州市農業局,江西省農科院土肥所,江蘇省南通市農業局,浙江省平湖市種子管理站
主要完成人員 :章秀福,趙明,王丹英,賴鳳香,孫健,徐春梅,姜海燕,邵國勝,李克勤,汪興國,嚴建立,彭春瑞,周昌南,陸玉其,彭長青
起??止??時??間 :2004年1月—2007年12月
獲??獎??情??況 :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技術成果二等獎
內??容??提??要 :
1.水稻可持續高產組合模式篩選:在分析浙江及長江中下游稻區生態條件與技術,經濟發展狀況的基礎上,通過茬口配對,技術組裝與熟化完善,形成水稻高產與地力培肥相結合的稻田可持續高產組合模式。
2.稻田土壤多元化培肥新途徑及關鍵技術研究:研究建立以生物培肥,生態培肥,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等為主要內容的稻田土壤培肥新途徑。
3.氧營養的根系效應研究:研究氧營養對水稻根系生長發育與活力的影響,分析氧營養與水稻根系及植株早衰的關系,探討改善土壤氧營養的途徑與方法。
4.高產水稻的產量構成與株型特點研究:通過分析水稻超高產典型的產量構成與植株形態特點,我國水稻品種演變過程中植株形態的改良,研究高產水稻的產量構成與株型特點。
5.水稻壟畦栽培技術研究:通過分析壟畦栽培水稻的微生態效應,株型形態與生理特征以及產量,品質效應,建立以壟畦栽培為核心的水稻可持續高產和超高產集成技術。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