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是國家設立的中央級農業科研機構,是全國綜合性農業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是農業及農業科學技術戰略咨詢機構,是三農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擔負著全國農業重大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的任務,致力于解決我國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中公益性、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學與技術問題。
院級獎成果
院級獎成果
高產穩產小麥新品種—中育6號
發布時間:2003-04-04
主要完成單位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員 :楊兆生,閆素紅,許紅霞,王俊娟,梁文科,鮑思敬,梁中喜,陳玉忠,趙玉巧,李文廣,馬玉霞,曹廷杰,高明
起??止??時??間 :1990年4月—2000年9月
獲??獎??情??況 :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技術成果二等獎
內??容??提??要 :
該研究針對黃淮麥區小麥品種高而不穩或穩而不高的問題,確定以兼具高產潛力和綜合抗性好,產量穩定為選育目標。采用了多親本聚合雜交。
雜種后代采用本室創新的改良系譜法(暫名)改選株為選穗,改株行為穗穴、穗行,擴大鑒定圃,提高了選擇效果。
該研究育種目標明確,符合生產需要,親本選配得當,育種程序和方法有較大改進,較好地解決了小麥高產與抗病、抗倒、早熟,矮稈與早熟,高產與穩產等有一定難度的矛盾問題。
1997—2000)年參加河南省高肥冬水組區試、生產試驗和全國黃淮北片區試及生產試驗,連年增產,5年67點次,平均畝產464.0公斤,比對照平均增產5.61%。2000年9月通過了河南省品種審定,2001年8月通過了全國品種審定,定名為中育6號。
中育6號產量三要素結構協調而穩定,植株較矮,株型緊湊,生長穩健,高產潛力大。抗逆力強,高抗條銹病,其他病害較輕;抗倒伏,耐寒,耐旱,抗干熱風,對溫光反應遲鈍,適播期長,產量穩定。籽粒蛋白質含量高,面筋強度適中,適于加工制作大眾食品。
中育6號投放生產后深受河南、山東、安徽、河北等地生產部門和農民的歡迎,特別是河南省北、中部表現更好,累計推廣面積已達1413.1萬畝,還有可能進一步擴大。
雜種后代采用本室創新的改良系譜法(暫名)改選株為選穗,改株行為穗穴、穗行,擴大鑒定圃,提高了選擇效果。
該研究育種目標明確,符合生產需要,親本選配得當,育種程序和方法有較大改進,較好地解決了小麥高產與抗病、抗倒、早熟,矮稈與早熟,高產與穩產等有一定難度的矛盾問題。
1997—2000)年參加河南省高肥冬水組區試、生產試驗和全國黃淮北片區試及生產試驗,連年增產,5年67點次,平均畝產464.0公斤,比對照平均增產5.61%。2000年9月通過了河南省品種審定,2001年8月通過了全國品種審定,定名為中育6號。
中育6號產量三要素結構協調而穩定,植株較矮,株型緊湊,生長穩健,高產潛力大。抗逆力強,高抗條銹病,其他病害較輕;抗倒伏,耐寒,耐旱,抗干熱風,對溫光反應遲鈍,適播期長,產量穩定。籽粒蛋白質含量高,面筋強度適中,適于加工制作大眾食品。
中育6號投放生產后深受河南、山東、安徽、河北等地生產部門和農民的歡迎,特別是河南省北、中部表現更好,累計推廣面積已達1413.1萬畝,還有可能進一步擴大。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