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是國家設立的中央級農業科研機構,是全國綜合性農業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是農業及農業科學技術戰略咨詢機構,是三農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擔負著全國農業重大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的任務,致力于解決我國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中公益性、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學與技術問題。
省部級獎成果
京核系小麥抗條銹病基因鑒定及遺傳研究
主要完成單位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員 :徐世昌,吳立人,袁振東,王鳳樂,萬安民,張斷新,張敬原,牛永春,趙文生,楊 冬
起??止??時??間 :1992年8月—1999年12月
獲??獎??情??況 :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內??容??提??要 :
該項成果鑒定篩選出可用于生產推廣或作為抗源的品種(系),明確京核系小麥抗條銹基因組成及重要材料抗條銹性遺傳基礎及抗性特點,定位未知基因,探索出抗條銹基因鑒定技術。
首次對利用太谷核下育系通過輪回選擇等方法選育的具復雜抗病遺傳基礎的品種(系)進行遺 傳研究,并證實輪回選擇在主效、微效抗性基因重組和累積上的重要作用;證明了利用太谷 核不育系選育的京核8811等品系具較強抗性和較寬抗性譜屬多基因遺傳,發現抗性譜的主效 、微效基因重組,可產生、基因的集團效應”,及其對延緩品種抗性“喪失”的作用;創建了溫敏微效抗性基因推導分析方法。
所獲成果將推動抗病育種向實現品種抗性持久性方向發展和溫敏微效抗性基因的鑒定、研究與利用,促進太谷核不育系輪回選擇育種,為持續控制北京及類似生態區小麥條銹病流行提供了新途徑。
鑒定篩選出的新品種已用于生產;所獲抗源提供給20多家育種單位利用,配制200多個組合 ,并育出品種;理論與技術研究成果用于指導育種實踐,為控制北京及類似生態區條銹病流行發揮或將要發揮重要作用,勢必帶來顯著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