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是國家設立的中央級農業科研機構,是全國綜合性農業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是農業及農業科學技術戰略咨詢機構,是三農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擔負著全國農業重大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的任務,致力于解決我國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中公益性、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學與技術問題。
省部級獎成果
對蝦攔網(塘)養殖敵害魚類清除技術
主要完成單位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等
主要完成人員 :夏春華,林志強,朱全芬,樊興土,柳榮洋,田潔華,王路,唐麗萍,嚴名潮,丁雪燕
起??止??時??間 :1990年1月—1992年12月
獲??獎??情??況 :浙江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內??容??提??要 :
對蝦攔網(塘)養殖敵害魚類清除技術的研究是浙江省科委下達的項目。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與浙江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協作承擔。
本項目的重點是解決對蝦養殖中敵害魚類的清除技術問題,提供可以操作的規范化的技術措施。通過對茶皂素的魚毒活性機理、敵害魚類清除技術中的藥劑使用濃度、使用方法、使用時間、使用次數以及蝦貝混養塘中的使用方法等6個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使用茶皂素對蝦養殖保護劑清除敵害魚類的技術措施,具有廣泛的實踐和應用價值。
針對浙江沿海敵害魚類多的特點,采用以茶皂素為主體研制而成的清池劑,進行敵害魚類清除試驗,結果表明適宜的使用濃度為3mg·kg-1,其殺滅率在95%以上;在攔網養殖中每茬使用3次(養殖前1次養成中2次),塘養殖中每茬使用2次(養殖前和養成中各1次),能有效地控制敵害魚類對對蝦的危害;在蝦貝混養的塘中作用,采用排水至露出灘面的方法,可以達到清除魚類的目的。
經1991~1992兩年在浙江普陀、定海、樂清等10個縣市中試,應用面積達4442畝,一致認為該技術操作方便,見效快。經5個單位試驗對比和產量實測,應用該技術每畝平均增產達42.05kg,增收772.1元,投入產出比達1:20以上,經濟效益明顯。
浙江現有對蝦養殖面積11萬畝,若采用本技術作為高產、高效、優質的配套技術,按畝增對蝦20kg計,全省年增產對蝦2200噸,新增產值4000萬元以上。本技術在全國具有廣泛的推廣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