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是國家設立的中央級農業科研機構,是全國綜合性農業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是農業及農業科學技術戰略咨詢機構,是三農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擔負著全國農業重大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的任務,致力于解決我國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中公益性、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學與技術問題。
省部級獎成果
省部級獎成果
高產優質多抗廣適應性芝麻新品種中芝11的選育與應用
發布時間:2007-04-04
主要完成單位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員 :張秀榮,李培武,羅松彪,付玲,黃開意,許衛平,孫建,徐繼萍,饒月亮,霍磊,王曉玲,童曉利,許曉生,程勇,蘇元清
起??止??時??間 :1996年1月—2006年12月
獲??獎??情??況 :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內??容??提??要 :
中芝11是“十五”國家“863”計劃項目中,經返回式衛星搭載和地面定向系統選育而成的集高產、優質、抗病、抗倒、廣適應性于一體的芝麻新品種,2003年通過湖北省審定和國家鑒定,同年獲國家后補助支持,列為農業部農業結構調整重大技術研究專項核心技術,2005年被湖北省科技廳列入重點科技成果推廣計劃。
中芝11具有以下突出優點:①產量高:國家區試平均畝產85.92kg,比對照豫芝4號增產11.82%,最高每畝152.24kg,居同一輪參試品種第一位,居近10年區試通過品種中產量最高。②穩產性好:區試中連續兩年25點次中增產點次占96%,生產試驗 4省8個點全部增產,增幅達21.12%。③內外品質均優:經多年檢測,平均含油量 56.98%,最高60.20%,種子色白皮薄,酸價低,僅0.17—0.34mgKOH/g(相關國家標準為5),耐儲藏。④適應性廣:在江淮和長江流域芝麻產區的北緯25—35度、東經 103—122度的湖北、安徽、河南等10余省市表現廣泛適應性和豐產性。⑤高抗病:國家區試中比對照豫芝4號莖點枯病發病率降低47.12%,病情指數降低60.39% ,枯萎病發病率降低50.08%,病情指數降低42.89%,均為參試品種中最低。⑥抗倒性強:國家區試中抗倒伏能力最強,4年大田推廣中也未見嚴重倒伏現象,多項抗倒伏特性指標明顯優于對照。
中芝11綜合性狀優勢突出,推廣速度快,據不完全統計,2003~2006年在湖北、安徽、河南、江蘇、江西、湖南、四川、陜西等省累積推廣657.8萬畝,新增產值 5.917億元,加工、出口增效2379萬元,其中在鄂豫皖三個主產省應用553.7萬畝,覆蓋率20%以上,2006年湖北省覆蓋率占30%以上,在提升湖北省乃至我國芝麻產業優勢、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和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芝11具有以下突出優點:①產量高:國家區試平均畝產85.92kg,比對照豫芝4號增產11.82%,最高每畝152.24kg,居同一輪參試品種第一位,居近10年區試通過品種中產量最高。②穩產性好:區試中連續兩年25點次中增產點次占96%,生產試驗 4省8個點全部增產,增幅達21.12%。③內外品質均優:經多年檢測,平均含油量 56.98%,最高60.20%,種子色白皮薄,酸價低,僅0.17—0.34mgKOH/g(相關國家標準為5),耐儲藏。④適應性廣:在江淮和長江流域芝麻產區的北緯25—35度、東經 103—122度的湖北、安徽、河南等10余省市表現廣泛適應性和豐產性。⑤高抗病:國家區試中比對照豫芝4號莖點枯病發病率降低47.12%,病情指數降低60.39% ,枯萎病發病率降低50.08%,病情指數降低42.89%,均為參試品種中最低。⑥抗倒性強:國家區試中抗倒伏能力最強,4年大田推廣中也未見嚴重倒伏現象,多項抗倒伏特性指標明顯優于對照。
中芝11綜合性狀優勢突出,推廣速度快,據不完全統計,2003~2006年在湖北、安徽、河南、江蘇、江西、湖南、四川、陜西等省累積推廣657.8萬畝,新增產值 5.917億元,加工、出口增效2379萬元,其中在鄂豫皖三個主產省應用553.7萬畝,覆蓋率20%以上,2006年湖北省覆蓋率占30%以上,在提升湖北省乃至我國芝麻產業優勢、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和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