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是國家設立的中央級農業科研機構,是全國綜合性農業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是農業及農業科學技術戰略咨詢機構,是三農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擔負著全國農業重大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的任務,致力于解決我國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中公益性、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學與技術問題。
國家級獎成果
多抗穩產棉花新品種中棉所49的選育技術及應用
主要完成單位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種子管理總站、新疆中棉種業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員 :嚴根土、佘青、潘登明、黃群、趙淑琴、匡猛、付小瓊、王寧、王延琴、盧守文
起??止??時??間 :2000年1月—2011年12月
獲??獎??情??況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內??容??提??要 :
針對新疆產棉區次生鹽堿、干旱、寒流等災害頻發的實際,以選育多抗穩產棉花品種為主攻目標,歷經20多年攻關,在棉花新品種選育技術及應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1.培育了多抗穩產棉花品種中棉所49,實現了耐旱堿、大鈴和高衣分等性狀的協同改良,推動了我國主產棉區品種的更新換代。該品種對旱堿低溫和病害多抗,適應性強;首批入選農業部主導品種,連續10年,年限最長;同時成為國家與自治區兩級區試的對照品種,連續8與9年。2005年開始推廣,面積占南疆的16.5%,近兩年上升到65%;占全國總面積的比重由2.1%增加到15.5%,并仍在保持,在全國棉花產業地位突出。
2.優化了育種策略,創建了低代大群體多逆境交叉選擇的育種技術途徑,豐富了我國棉花育種的理論與方法。該策略的指導思想是:創制或選用親本的“短板”性狀起點要高,不能帶有不可克服的缺陷,主攻的目標性狀可追溯;對育種3個關鍵環節創新了舉措,提高了變異的創造、選擇和穩定的效率。特別是創建了低代大群體多逆境交叉選擇的技術途徑,是穿梭育種的發展。創制了優異材料中51504,成就了突破性新品種中棉所49。
3.構建了中棉所49保真繁育的DNA指紋檢測監控技術,研發了品種種性純化和全程精控技術體系,保障了該品種在主產棉區的長期大面積應用。發明了中棉所49的DNA指紋檢測方法,結合種子質量“全程精控”等技術,在中棉所49長期大面積推廣過程中的種子質量保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4.創建了基于中棉所49的棉花種植標準化技術體系,建立了棉花生產全程標準化模式,為我國棉花種植規范化提供了一個先例。中棉所49作為樣本,建立了國家棉花種植綜合標準化示范區,制定了品種、栽培、采收和加工等4項地方標準,為主產棉區精準棉業的發展提供了載體和關鍵核心技術。
項目獲得植物新品種權1項,發明專利5項,軟件著作權1項,發表論文22篇。中棉所49累計推廣7118.5萬畝,新增經濟效益123.3億元,近三年推廣面積2650萬畝。該品種多抗穩產,占南疆面積的65%,引領了品種更換,為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