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是國家設立的中央級農業科研機構,是全國綜合性農業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是農業及農業科學技術戰略咨詢機構,是三農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擔負著全國農業重大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的任務,致力于解決我國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中公益性、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學與技術問題。
國家級獎成果
國家級獎成果
豫北地區鹽漬土棉麥保苗技術措施的研究
發布時間:1964-09-18
主要完成單位 :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員 :王守純,穆從如
起??止??時??間 :
獲??獎??情??況 :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內??容??提??要 :
20世紀60年代豫北地區在有灌無排的情況下,導致了次生鹽漬化,嚴重影響農業生產的發展。該處鹽堿土大多分布在封閉或半封閉的淺平洼地及河間淺平洼地,鹽堿土以S042-—Cl-和Cl-—SO42-鹽土為主,在年際間有周期性的水鹽運動規律,土層中鹽分具有強烈的表聚性特點。
我所1961—1963年在豫北新鄉縣洪門公社,總結研究群眾改堿經驗和土壤水鹽運動規律,開展了棉、麥保苗的科研工作,系統地總結出一整套棉麥保苗增產技術措施。
(1)麥類:①伏前耕翻,伏期開溝,蓄水淋鹽。麥收后耕翻曬垡,當上垡被伏雨拍打后,隨即耙平,繼以沿等高線開溝和造?。虎谶m時早播和選育冬性較強的優良品種。鹽堿土土溫低、晚播會造成冬前根和分蘗少,使抗凍和抗鹽能力減小,導致死苗。
(2)棉花:①冬耕曬垡“養坷拉”,初春耙地“造坷拉”。棉花收獲后,采取冬耕曬垡,能抑制鹽分繼續上升,并把少量鹽分調到土垡表面。初春進行耙地,造成1~3厘米大小不等的干坷拉;②開溝躲鹽巧種。當4月下旬棉花播種之際,采取開溝播種,使其較多的鹽分調集到埂背上,減輕苗期鹽害;③適時晚播,采取熱犁熱種;④配合其他措施,如選育優良品種、浸種催芽、科學用肥和整枝打杈等。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