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是國家設立的中央級農業科研機構,是全國綜合性農業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是農業及農業科學技術戰略咨詢機構,是三農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擔負著全國農業重大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的任務,致力于解決我國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中公益性、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學與技術問題。
國家級獎成果
國家級獎成果
適合麥棉兩熟夏套棉花新品種一中棉所16
發布時間:1995-09-18
主要完成單位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員 :黃禎茂,喻樹迅,刁光中,原日紅,姜瑞云
起??止??時??間 :
獲??獎??情??況 :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內??容??提??要 :
我國麥棉兩熟發展迅速,迫切需要與之相適應的短季棉新品種。該品種選用早熟、適應性廣的中棉所川號作母本,抗病性好、長勢旺的遼4086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四代對品質、抗病性進行篩選,高世代對優系進行生理生化特性測定和遺傳分析。并在不同生態區進行生態適應性鑒定,有效地將早熟、高產、抗病、優質結合在——起。主要特點:早熟:生育期114天,5月下旬播種,10月中旬收獲完畢,不影響小麥播種。豐產:在全國夏棉區試中,產量比對照增產22.2%,在前茬小麥產量5250千克/公頃,霜前皮棉1 050~1 200千克/公頃,高產地塊突破1 500千克/公頃。優質:主體長度29.4毫米,強力4.02克,細度5995米/克,斷長24.0千米,成熟系數1.58,超過國家優質棉標準。抗病:枯萎病指1.3,黃萎病指18.9,屬高抗枯萎兼抗黃萎病品種。1990年通過國家“七五”科技攻關專家組驗收,認為“中棉所16作為套(間)作品種達到國際領先水平”。1992—1994年累計推廣247.5萬公頃(3 712萬畝),3年創造經濟效益25.10億元,社會效益顯著。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