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是國家設立的中央級農業科研機構,是全國綜合性農業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是農業及農業科學技術戰略咨詢機構,是三農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擔負著全國農業重大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的任務,致力于解決我國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中公益性、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學與技術問題。
國家級獎成果
桑黃化型萎縮病病原及防治技術體系
主要完成單位 :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員 :蒯元璋,夏志松,陳培根,田立道,龔祖絹,顧寶林,葉元柏,湯素,沈菊英
起??止??時??間 :
獲??獎??情??況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內??容??提??要 :
桑黃化型萎縮病是重大桑病,病樹枝葉短小,無生產價值,傳染速度快,具暴發性和毀滅性,常導致大片桑樹毀滅。在中國、日本、意大利和前蘇聯為害嚴重。我國有11個省的250萬畝桑園受害,約占全國桑園總面積的25%。年損失桑樹10%,嚴重制約蠶業生產的發展。20世紀60年代末該病病原及防治技術的研究作為蠶業科研重大課題立項,研究取得重大突破。①國內外首次按柯赫氏法則鑒定病原為桑黃化萎縮病類菌原體;②最早查明嫁接傳染規律和病原在樹體內年消長規律,明確病苗是主要傳染源;③發現桑擬菱紋葉蟬和凹緣菱紋葉蟬為本病媒介體;④在國內首次從病樹抽提病原并制備出病原多克隆和單克隆抗體,首創的瑞氏色素染色法,可簡易、準確地檢測帶病穗苗;⑤創立嫁接發病中量法和蟲傳法的品種抗病力鑒定技術,并篩選出湖桑7號、育2號等抗病力強、產量高的品種在生產上推廣;⑥建立桑的植物防衛素實驗技術,并分析出3種抗病活性成分和結構;⑦建立以清除病樹(源)、及時治蟲、推廣抗病品種和建立無病桑苗培育基地的防治技術體系,以及脫毒、隔離、檢驗和消毒等配套技術。⑧防治技術體系在江、浙、魯、皖等省病區推廣,截止到1993年控制病害面積達到全國發病面積的65%,新增純收益 3.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