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多地遭遇冰雹災害,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產業專家團迅速響應,啟動防災減災工作,最大程度減少棉農損失。
專家團對于受災嚴重棉田,提出“訂單農業+短季作物”的補救模式,推薦改種油葵、青貯玉米和復播大豆等經濟作物。對于中輕度受災棉田,建議:一是使用無人機在早晚時段,噴施5%蕓苔素10g加殺菌劑促進發新葉和傷口愈合。新葉發出后,每畝用尿素150g加磷酸二氫鉀150g進行葉面噴施,連噴2-3次;二是根據土壤墑情適時滴水滴肥,促進棉花萌發新葉新枝。首次可畝滴施尿素3-5公斤加磷酸一銨3-4公斤加硫酸鉀3公斤,隨后根據棉花情況逐步增加施肥量;三是做好定型化調工作,在摘完群尖以后10天左右進行定型化調;四是及時防治病蟲害。雹災后棉花恢復生長初期,新芽、新葉幼嫩,易受棉蚜危害,需加強對受災棉田的病蟲害監測,及時進行防治;五是加強整枝工作,受過雹災的棉花油條、側枝較多,盡量把棉株的群尖、頂尖全部摘除,防止生長過旺造成田間郁閉,保證棉花行間通風透光。
(中國農科院棉花產業專家團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