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動物功能基因組學創新團隊聯合國內企業、研究機構、高校等8家單位自主培育的高效優質藍思豬配套系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
藍思豬配套系由3個專門化品系組成,分別是“藍思I系”“藍思Ⅱ系”和“藍思Ⅲ系”。經第三方權威機構測定,藍思豬配套系商品豬料重比、達100kg日齡、胴體瘦肉率等主要經濟性狀均較引進原種有顯著提高,并且抗病性能顯著提升,肉質風味優良,具備成為主流商業化豬品種的條件。
2010年起,該科研團隊聯合國內優勢單位組建“藍思豬配套系育種協作組”,旨在通過分子標記輔助育種和全基因組輔助育種等生物育種新技術,在主流商用豬種的基礎上,培育出高效優質型種豬。該科研團隊先后引進了5種優良原種豬,建立了生產規模超過2000頭的原種豬繁育群體,開展了藍思豬配套系選育工作。為進一步加快選育進展,該科研團隊研發了一系列針對藍思豬配套系的種豬育種分析軟件和數據庫系統,集成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和基因組育種技術,將生長、繁殖和免疫基因相關的一系列分子標記專利,應用于藍思豬配套系的選育工作中,實現種豬的早期精準選育,顯著提高了育種效率,縮短了育種時間,提高了育種的準確性。
據該科研團隊李奎教授介紹,藍思豬配套系的飼料效率等主要經濟性狀較引進原種豬有顯著提高,并且肉質風味優良,綜合生產性能位居國際前列。藍思豬配套系商品豬易飼養、生長較快、整齊度高、抗病抗逆性強,并且肉質風味優良,可以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未來藍思豬配套系育種協作組在保持其高效的生產效率基礎上,會適當增加配套系的數量,并持續進行選育,進一步提升肉質等性狀。加強推廣應用,穩步提升市場占有率。(通訊員 馬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