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葉菜類蔬菜遺傳育種創新團隊發布了兩個高質量菠菜野生種基因組序列,揭示其染色體結構,并挖掘大量與馴化相關的基因,該研究為進一步利用菠菜野生資源、培育優質菠菜品種提供了借鑒。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新植物學家(New Phytologist)》上。
野生材料往往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抗逆境能力,因此是作物遺傳改良的重要資源。而菠菜的兩種野生型基因組信息尚不清楚,阻礙了菠菜野生種的進一步利用。
該研究從頭組裝了兩個高質量菠菜野生種基因組序列,并解析其基因組近著絲粒區域特征。此外,結合高質量基因組序列以及群體數據,發現栽培種的抗霜霉病位點由野生種漸滲而來;同時,挖掘出大量馴化相關的基因,其主要與光周期、抗逆、抗病等相關。
該研究得到了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的支持。(通訊員 陳旭)
原文鏈接:
https://nph.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111/nph.1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