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北京4月22日電(記者 李楠)2022年4月22日是第53個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是1970年人類為保護地球家園而發起的環保運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以下簡稱 中國農科院資劃所)研究員周衛接受了新華網的專訪。
周衛表示,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希望公眾一起行動起來,從我做起,珍惜地球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倡導綠色生活,建設美麗中國。
“我國在地球資源保護上有一系列的行動計劃,例如:黑土地保護、鹽堿地利用、農業綠色發展、“雙碳”戰略、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都是為了保護美麗的地球家園。”周衛說。多年來,中國農業科學院在東北黑土地有機質提升、南方低產水稻土改良、南方紅壤酸化防治、糧食作物養分資源高效利用、農田面源污染監測、高精度數字土壤、高標準農田智能監測監管等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是我國確保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基本戰略,對于確保糧食產量穩定意義重大。在攻克低產土壤障礙以及創新推薦施肥方法等方面,如何助力“藏糧于地”?周衛認為,通過這些措施可以大幅度提升土壤肥力,提高作物產量。
“肥料是糧食的糧食,對作物增產的貢獻率高達50%,科學施肥大有可為。”周衛進一步表示,針對我國化肥過量施用,施肥盲目,缺乏先進輕簡的養分推薦方法,中國農科院資劃所創建了基于產量反應和農學效率的智能化推薦施肥新方法。該方法先進輕簡,易于為農戶掌握和使用,總體上可提高作物產量5-10%,減施氮磷肥20-30%,提高肥料利用率10個百分點,獲202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已成為農業農村部主推技術,在糧食增產中發揮重要作用。
周衛強調,人類社會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糧食安全、生態破壞、環境惡化等一系列難題。呼吁公眾在關愛地球、保護環境的同時,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天,盡自己的舉手之勞,為保護環境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