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京召開。中國農業科學院院屬研究所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作為第一完成人所在單位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參與獲獎2項。
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侯水生院士主持完成的“肉鴨高效育種技術創建與新品種培育及產業化”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該項目在肉鴨遺傳育種理論、育種技術和新品種培育方面取得突破,培育的“中畜草原白羽肉鴨”和“中新白羽肉鴨”2個新品種及免填型北京烤鴨專用配套系,生長快、胸腿肉率高、皮脂率低,近3年累計推廣37.39億只,白羽肉鴨全國市場占有率逐步提高到40%,年節約引種費超過5000萬元、節約飼料50多萬噸,有力促進了我國肉鴨產業轉型升級,保障了我國肉鴨種業安全。
蘭州獸醫研究所鄭海學研究員主持完成的“豬用重組口蹄疫O型、A型二價滅活疫苗的創制與應用”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該項目創建口蹄疫病毒單質粒拯救系統,建立疫苗設計構建方法,率先實現反向遺傳構建的口蹄疫制苗種毒產業化,創制了首例豬用重組口蹄疫二價高效疫苗。該疫苗在全國推廣應用,2018-2023年累計銷售46.43億元,利稅21.10億元,間接經濟效益1442.74億元,對我國口蹄疫從“疫情頻發”到“A型免疫無疫、O型有效控制”防疫形勢扭轉發揮了關鍵性技術支撐作用,為我國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國家生物安全作出積極貢獻。
與此同時,作物科學研究所科研人員參與完成的“玉米單倍體育種高效技術體系創建及規模化應用”項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特產研究所科研人員參與完成的“反芻動物進化的基因組學研究”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