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經觀察”專題會商會在線上召開。會議以奪夏糧豐收的生產形勢、難點與對策,確保顆粒歸倉為主題,圍繞河南、山東、河北等糧食主產省小麥生產形勢、存在問題、政策訴求等進行研討。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院黨組書記張合成出席會議并講話。副院長梅旭榮主持會議。
會商認為,要從國內穩產保供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的高度,充分認識奪取夏糧豐收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意義。在去年秋澇導致小麥播種延期的情況下,今年春季氣溫平穩,降雨情況良好,技術“組合拳”落地及時,小麥促弱轉壯,畝穗數、穗粒數、千粒重穩中有升,小麥生產形勢總體向好,夏糧豐收有基礎有希望。會商提出,小麥豐收“最后一公里”,要警惕干旱、高溫帶來的干熱風對黃河以北小麥豐產帶來沖擊,要防范小麥跨區機收存在的障礙與堵點,要關注收購主體流動資金短缺、倉容不足等多環節的障礙與難點。
會商建議,確保小麥顆粒歸倉,要做好預警與預案,優化灌溉模式,嚴防小麥主產區高溫與干旱等極端氣候災害和病蟲害的影響,最大程度降低災害損失;要加大生產者補貼力度,算細、算準種糧農民的經濟賬,激發種糧積極性;要解決小麥收割、收儲等主體的困難,快速反應、簡化手續、細化金融產品,紓困解難;要從黨政同責的高度,統籌解決好區域內小麥豐收“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來自農業農村部相關司局、院機關、地方政府及科研單位60余名專家以及河南、山東、河北等小麥主產省的合作社、家庭農場、企業等經營主體參加了會商。(通訊員 劉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