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主辦,國際合作局與植物保護研究所承辦,云南農業大學等高校協辦的“中國-東南亞跨境有害生物聯防聯控國際研討會”在云南昆明舉行。會議以“攜手開展跨境病蟲害聯防聯控,共同保障東南亞植物生物安全”為主題,圍繞中國與東南亞鄰國重大植物病蟲害的發生為害現狀與跨境遷飛擴散規律、監測預警方案、聯防聯控技術與產品等開展學術研討與交流,探索有利于開展政府間合作的創新性管理機制和政策舉措,為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者搭建交流合作平臺。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科院院長吳孔明出席會議并致辭。
吳孔明強調,植物病蟲害是制約農業生產的主要生物因子,跨境有害生物防控是當前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地理位置毗鄰、生態氣候條件與作物種植種類相似,有害生物的發生與防控有諸多共性之處。中國與東南亞各國應該加強合作,共同面對跨境病蟲害給農業生物安全帶來的威脅和挑戰。中國農科院面向植物生物安全領域的重大需求,不斷創新和豐富農業重大生物災變規律解析和認識,不斷發展和完善農業重大生物災變監測預警技術體系,不斷示范和推廣植物保護重大創新成果;同時,注重加強綠色防控技術和產品研究、開發和應用,并向全世界提供“中國智慧”“中國產品”“中國技術”和“中國方案”。
會議期間,還舉行了老(撾)-中植物保護聯合實驗室和云南-國際應用生物科學中心(CABI)跨境有害生物綜合防控聯合實驗室簽約揭牌儀式。與會代表聯合簽署了中國-東南亞植物保護合作行動方案,為中國-東南亞跨境有害生物 “關口前移、源頭治理、聯防聯控”搭建了國際合作平臺。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老撾農林部、老撾駐昆明總領事館、CABI東亞與東南亞中心、云南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國合局和植保所有關領導出席開幕式。來自越南、老撾、 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和FAO、CABI等國際組織以及國內科研院校的26名專家作專題報告,國內外逾300名代表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加會議。
大會全景
開幕式領導致辭
中-老植物保護聯合實驗室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