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21-2035年)》研究編制啟動會在京召開。會議強調,編制出臺新時代的食物營養綱要,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是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重要內容,也是優化居民膳食結構、推進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抓手,要充分認識編制食物營養綱要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榮譽感使命感,編制一份指導引領未來15年我國食物與營養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好綱要。綱要編制由農業農村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組織。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指出,保障食物有效供給、提升居民營養水平,是治國安邦的第一要務。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迫切,對食物營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向新形勢新需求,當前食物與營養發展還存在食物供給體系質量效率亟待提高,居民膳食結構還不合理,食品消費市場不盡規范,科技支撐能力有待加強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抓緊出臺新時代的食物營養綱要,促進供給升級、消費轉變和市場規范。
會議強調,綱要編制,必須牢牢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適應居民食物消費升級和農業及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新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政策繼承和理念創新相結合,立足國內和國際視野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緊緊圍繞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奮斗目標,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2030規劃和國民營養計劃確立的重點任務,研究提出供給體系提檔升級的階段性目標,同時針對薄弱環節和滯后領域,解決好生產消費不協調、品質營養不平衡、標準與需求不銜接等瓶頸難題。注重總結吸收以往綱要編制實施的有效做法和經驗,同時著力在政策創設和理念創新上求突破,推動現代食物與營養健康產業、社區康養服務、生鮮電商+冷鏈宅配等新產業新業態協調發展,引導食物結構調整優化和食物供應鏈、價值鏈建設。立足我國國情農情,適應國人體質特征和消費習慣,進一步健全完善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的食物供給體系和東方膳食結構,同時拓展國際視野,吸收借鑒國際先進經驗、科研成果和典型政策,立足全球布局食物供給體系。借鑒發達國家發展歷程,科學預判未來我國食物消費與營養需求的變化趨勢,為制定階段性目標任務提供支撐,同時根據趨勢分析和調查數據科學測算,實化細化相關指標體系。
會議要求,要切實加強綱要編制工作組織保障,有序推進研究編制工作。要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工作合力,強化多部門、多學科領域協作,組織做好效果評估、課題研究、學術咨詢、綱要起草等工作。要集思廣益,堅持“協同搞研究、開門編綱要”,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建議,編制一部普遍認可的好綱要。要強化支撐保障,切實加大支持力度,為綱要編制創造良好條件,確保各項任務落實落地。
會議由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主持。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出席會議并講話。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科院院長唐華俊,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名譽主任萬寶瑞、主任陳萌山等在會上作交流發言。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張合成參加啟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