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主辦,鄭州果樹研究所和蘭考縣人民政府承辦的“甜瓜綠色發展技術集成模式研究與示范工作”現場會在河南省蘭考縣舉行。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陳萌山、副院長李金祥,農業農村部種植業司副司長楊禮勝,河南省農業廳副廳長陳金劍,河南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魏蒙關,蘭考縣長李明俊等出席。會議由中國農科院副院長王漢中主持。
據項目首席專家徐永陽研究員介紹,為滿足“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的甜瓜高質量發展需求,提高質量效益,實現有機肥替代,中國農科院2018年啟動了“瓜果綠色發展技術集成模式研究與示范”協同創新項目。該項目由鄭州果樹研究所牽頭,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農田灌溉研究所、蜜蜂研究所以及院外8家單位參與。鄭果所自承擔“瓜果綠色發展技術集成模式研究與示范”以來,針對瓜果產業問題,從加強頂層設計、示范引領,系統布局、整體推進,全國協同、聯合攻關,技術集成、綠色發展,提質增效、輻射帶動等五個方面深入組織項目實施。項目實施以來,示范區內的甜瓜果實平均提早成熟5~10天,農藥減施40%,化肥減施30%,甜瓜果品質量明顯提升,畝增效1500~2000元。本項目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可在黃淮海和長江流域甜瓜主產區推廣的技術模式,向河南、山東、湖北、安徽等甜瓜主產區輻射近萬畝。力爭實現生產者省力簡約收益高、消費者能吃到優質安全放心的甜瓜果品、創新者的科研成果能夠盡快轉化為生產力。
陳萌山充分肯定了項目取得的成效。他指出,綠色發展是新時代“三農”發展的迫切需求,農業科技工作者肩負著實現民族振興,助力我國由農業大國邁向農業強國的使命。新時代給科技創新提出了新命題、新任務、新要求,農業科技工作者要認真學習焦裕祿精神,進一步把工作做實做細,做好“頂天立地”,努力適應農業的“四個轉變”,一是資源性生產轉向商品性生產;二是農業封閉發展轉向城鄉互動發展轉變;三是從一產發展轉向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四是由溫飽質量安全到營養健康方向發展,要圍繞這些重大轉變,切實做好科技服務支撐。陳萌山要求,項目下一步要落實圍繞多個產品開展技術集成,由鄭州果樹所牽頭,形成協同創新大團隊,在蘭考全面集成國內外最新技術,實現產業落地開花,踐行好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
楊禮勝表示,蘭考蜜瓜是個好產業,百姓喜愛、企業鐘愛、政府支持,鄭州果樹所這個選題很好。蘭考蜜瓜綠色發展技術集成與示范是眾多專家協同創新的智慧成果,很有成效。項目的潛力很大,我們的工作任務還很繁重。下一步,應繼續加強配套技術的組裝,形成讓農民好學、易學、愛學的技術;針對“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原則,開展市場研究,了解消費者的想法,研發更多的市場前景廣闊的新品種、新技術。
中國農科院科技局、基建局、成果轉化局、牧醫所、生物所等負責同志及河南省科技廳、農業廳、蘭考縣委縣政府等領導、新聞媒體、技術人員180余人參加現場會。(通訊員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