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創新黃羽肉雞品種培育與應用技術 支撐產業健康發展
創新黃羽肉雞品種培育與應用技術 支撐產業健康發展
發布時間:2017-01-23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
日前,從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獲悉,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文杰研究員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節糧優質抗病黃羽肉雞新品種培育與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我國年出欄肉雞100億只以上,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黃羽肉雞出欄量占我國肉雞總量的近50%,并且市場需求不斷增長。但黃羽肉雞生產中存在的生產效率低、品質下降、疾病發生率高等問題,一直制約著黃羽肉雞產業的健康發展。
我國年出欄肉雞100億只以上,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黃羽肉雞出欄量占我國肉雞總量的近50%,并且市場需求不斷增長。但黃羽肉雞生產中存在的生產效率低、品質下降、疾病發生率高等問題,一直制約著黃羽肉雞產業的健康發展。

針對這些生產實際問題,文杰研究員帶領科研團隊牽頭組織相關單位協同攻關,開展了相關性狀的關鍵基因和分子標記篩選、種質和育種技術創新以及新品種培育與應用,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文杰帶領的科研團隊挖掘出肉質抗病性狀的關鍵基因和有效分子標記,應用效果顯著并被國內外廣泛借鑒;創建了節糧優質抗病黃羽肉雞品種選育技術體系,為解決產業中優質高產高效問題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在30%的國審黃羽肉雞新品種中得到應用,成為黃羽肉雞主要配套制種模式之一;創制專門化新品系11個,培育出各具特色的國家審定新品種4個,滿足生產對節糧優質抗病新品種的需求;制定與育種、生產配套的國家和行業標準5項,推動了黃羽肉雞的標準化生產。
相關研究成果取得授權發明專利4項;發表學術論文61篇,其中SCI收錄30篇;獲得中華農業科技一等獎、安徽省科學技術一等獎、全國農牧漁業豐收一等獎。新品種在推廣地區的同類型產品中市場占有率達30%以上,輻射到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推廣父母代種雞1100萬套,商品雞15.5億只,獲經濟效益34.15億元,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成果主要完成人:文杰、趙桂蘋、耿照玉、陳繼蘭、鄭麥青、李東、姜潤深、黃啟忠、劉冉冉、胡祖義。
成果主要完成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安徽農業大學、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安徽五星食品有限公司、廣西金陵農牧集團有限公司。
相關研究成果取得授權發明專利4項;發表學術論文61篇,其中SCI收錄30篇;獲得中華農業科技一等獎、安徽省科學技術一等獎、全國農牧漁業豐收一等獎。新品種在推廣地區的同類型產品中市場占有率達30%以上,輻射到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推廣父母代種雞1100萬套,商品雞15.5億只,獲經濟效益34.15億元,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成果主要完成人:文杰、趙桂蘋、耿照玉、陳繼蘭、鄭麥青、李東、姜潤深、黃啟忠、劉冉冉、胡祖義。
成果主要完成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安徽農業大學、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安徽五星食品有限公司、廣西金陵農牧集團有限公司。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光明网]我国科学家绘出水稻“细胞级地图”,为育种装上“微观导航”2025-07-15 15:03:00
- 首个大豆全景定量蛋白质组图谱发布2025-07-15 10:13:00
- [科技日报] 一体化植物病毒载体工具盒助力分子育种2025-07-15 08:43:00
- [总台中国乡村之声]《田园新主张》沙海金穗—与风沙共舞的绿色奇迹2025-07-15 08:40:00
- [央广中国之声]《新闻纵横》“五常大米”“西湖龙井”屡见不鲜 农产品保护面临哪些难点?2025-07-14 1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