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魏益民教授領導的課題組撰寫的《植源性食品污染源溯源技術研究》一書已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中國工程院龐國芳院士為本書作序。
《植源性食品污染源溯源技術研究》是魏益民教授主編的“食品質量與安全叢書”的分冊之一,叢書還包括《食品安全學導論》、《中國食品安全控制研究》和《牛肉產地溯源技術研究》。該叢書由“十五”、“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食品安全關鍵技術”課題支持完成。
由魏益民、李勇和郭波莉撰寫的《植源性食品污染源溯源技術研究》通過系統分析茶葉、水稻、蔬菜三種植源性食品中重金屬含量、鉛同位素豐度比值與其生長環境中可能的污染源(汽車尾氣、工業燃煤、礦石等)、污染介質(大氣、水、土壤等)中重金屬含量、鉛同位素豐度比值的關系,利用對應分析法對植源性食品鉛污染程度和類型進行分類,并借鑒化學質量平衡受體模型的基本原理,探討了利用鉛同位素分析技術追溯植源性食品中鉛污染源和污染途徑的可行性,初步建立了解析植源性食品中鉛污染貢獻率的計算方法和計算模型,為食品安全監管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手段。
本書可供從事食品安全研究的科研人員,負責食品安全監管的管理人員,高等院校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閱讀或參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植源性食品污染源溯源技術研究》出版發行
發布時間:2010-03-23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移动式智能灌溉泵站系统实现一体化供滤配功能2025-07-16 14:29:00
- [科技日报]水稻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出炉2025-07-16 09:30:00
- [人民日报海外版]种出更香更绿的好茶(科技瞭望)2025-07-16 09:00:00
- 全球首例体细胞克隆犏牛在西藏诞生2025-07-15 17:18:00
- [农民日报客户端]首个水稻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创建2025-07-15 1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