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國際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自啟動建設以來,為實現院黨組提出的“三個中心、一個基地”戰略目標,開拓京區研究所的第二發展空間,對內建設九大學科群的試驗示范展示基地,對外建成國際一流的現代農業硅谷,在農業部、發改委、科技部、河北省的大力支持下,通過科學規劃、精心組織和艱苦創業,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完善
一年多來,園區集中精力加緊基礎設施建設,核心區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完善。完成了核心區6000多米圍墻工程、園區主(2000米)、支路(3000米)和環園道路(6000米)工程、3640平米的生物技術實驗樓工程;完成了1000KVA變壓器增容擴建和低壓線路工程,保證了各項目地塊正常用電;完成了部分田間灌溉用水和生活用自來水供水工程;園區通訊已接入2兆寬帶網絡;園區主路兩側、生物樓周圍已完成部分綠化工程;植物抗病性鑒定圃準備間和鑒定溫室已竣工驗收;員工宿舍和工作間已完工,現已投入使用。基礎設施的初步完善為入園單位的項目實施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二、入園單位項目建設進展良好
部分入園項目已順利開展,并取得初步成效。生物技術研究所種植近80個轉基因作物抗蟲棉試驗材料重要品系,以及轉基因大豆、轉基因馬鈴薯、花生、玉米、西紅柿、豆類等十幾個試驗示范新品種;蔬菜花卉研究所主要進行了大田蔬菜新品種的示范栽培實驗;作物科學研究所主要示范繁育超高產、高油和高蛋白大豆新品種;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節水高效農業技術開發基地項目正在實施。
園區管委會聯合入駐單位實施了飼草項目和落葉果樹新品種示范項目。建成優質高效牧草良種示范區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高產優質飼料桑栽培及綜合利用示范園;完成了20多個果樹新品種的育苗和20畝地梨園的高枝嫁接。
此外,部分項目已完成初步設計和前期準備工作。蔬菜花卉研究所出口創匯型蔬菜產業化項目、作物科學研究所多年生小麥野生近緣植物圃、畜牧研究所畜禽試驗場、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國家農業與生態遙感野外實驗場、中國農民大學等將于今年底或明年初正式動工。
三、積極參與地方經濟建設,促進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按照依靠科技培植支柱產業,充分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的指導思想,園區積極參與地方經濟建設,為促進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提供科技支撐。根據河北省生態文明村創建要求,為園區所在村進行文明生態村規劃,促進園區建設與文明生態村建設同步發展;結合地方經濟發展的特點和資源優勢,組織專家進行考察,提出了適合當地經濟發展的草—畜—沼—肥—菜(糧)草地農業系統模式;積極參與地方縣市科技工作年工作,為園區周圍村提供科技服務,開展“科技興村”活動;成功完成第八屆中國(廊坊)農產品交易會主會場協辦工作,并成功組織國際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分會場展覽工作。我院20余個研究所(中心)參與,取得良好的效果,受到河北省、廊坊市領導和當地農民的歡迎。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今后一個階段,園區工作將通過加強與地方政府的聯系與合作,按照科研試驗與示范帶動同步發展的原則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加強產業孵化和產業發展工作,重點發展種植、養殖、食品加工和園藝產業;啟動開展農業科技企業孵化服務工作,申報科技部農業科技企業孵化服務平臺項目,啟動企業孵化試點工作;與廊坊有關部門結合開展科技興市(縣)工作;配合市、區開展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重點服務園區所在村的文明生態村建設(以果品加工、保健奶CLA發展為主);加強農民培訓和農業高級科研和管理人才的培訓工作。
分享到
我院國際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廊坊)建設工作取得顯著進展
發布時間:2004-11-26
|來源: 院辦公室|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