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災一線急先鋒】為災區送技術、辦實事的環發人
7月下旬,河南安陽遭遇特大暴雨,災情嚴重的內黃縣、殷都區蓄滯洪區內作物絕收,群眾被迫搬離家園。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積極響應院黨組動員號召,由副所長高清竹帶隊,選派王芊、李琨、鄭飛翔、田云龍4名年富力強的科研骨干組成專家組緊急馳援安陽災區。
馳援刻不容緩 逆行奔赴災區
工作組7月30日抵達安陽,一下火車就與當地農業農村部門同志商討工作方案。高清竹說:“我們首要的任務就是幫助災區恢復農業生產、幫助受災群眾恢復正常生活,作為農業科研國家隊,我們會竭盡所能為當地政府和群眾提供最有力的科技支撐。”
工作組戴著口罩、頂著高溫,先后考察了內黃縣二安鎮小灘坡蓄滯洪區和受災嚴重的殷都區,走入成片倒伏的玉米地查看災情。農民們看到專家來了,紛紛走上前說:“今年遭了這么大的水災,玉米的收成是個大問題,請專家幫我們想想辦法。”工作組在和當地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商量后,第一時間連線蔬菜花卉所專家,幫助受災農戶聯系購買蘿卜白菜等蔬菜種子,積極推動災后改種補種。
整合多方優勢 開出精準良方
災情摸清后,工作組與棉花所專家優勢互補,在田間地頭組建聯合工作組,提出了一套科學管用的農業生產恢復技術方案。“我們根據農作物輕災和重災情況提出兩套意見,對于受災較輕的玉米、花生和蔬菜作物,提出恢復生產的措施;對于受災嚴重收獲無望的地塊,根據土壤墑情提出改種補種的措施。”聯合工作組與安陽市農業農村部門召開四縣(區)救災座談會,連夜會商、集體會診、掛圖會戰,編寫《安陽四縣/區受災作物恢復生產技術建議》,發出《關于征集排水設備及種子的倡議書》,通過媒體廣泛宣傳,呼吁社會各界為災區捐贈物資。
針對農田基礎設施尤其是溝渠系統損毀較重,局部農田面源污染加劇的問題,工作組提出了“源頭控制-過程攔截-循環利用-生態修復”的系統解決方案。針對內黃縣災后辣椒管理技術需求,工作組及時聯合蔬菜花卉所專家編制了《辣椒恢復生產技術建議》。
“這些方案都是從我們災區老百姓當前最緊急、最迫切的需求出發,針對性、操作性很強,有中國農科院的專家指導,我們一下子有底氣了。”當地農業農村部門的工作人員由衷感慨。
發揮專業力量 踐行初心使命
“我們根據安陽部分受災地區死亡畜禽較多的現實需求,提出豬糞和死豬一體化堆肥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并轉發院里其他工作組共享。”工作組成員王芊介紹說,“災后農村廁所、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等設施基本癱瘓,垃圾污染形勢嚴峻,我們連夜召開視頻會議,調度所內專家在線會商,從環境消毒、飲用水源保護、糞污處理、垃圾治理、畜禽尸體處理等方面,提出了災后農村環境整治技術集成方案。”
為解決災后如廁難問題,環發所還把研發的價值36.8萬元的免水沖生態發酵床公共衛生廁所緊急捐贈給災區。
工作組的5人中有4人是共產黨員,作為組長的中共黨員高清竹已經在藏北高原工作多年,身上有一股特殊的韌勁。“為國家和人民做事,我們付出再多辛苦也是值得的!我們會持續關注災區的恢復重建,隨時提供技術支持。”
為人民做科研,做人民科學家。回到北京不久,針對災區農藥污染的新問題,環發所的專家們又研究起施用納米農藥以提高藥物利用率,減少藥物用量的新方案……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