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2020中國農業展望大會以視頻直播方式在京召開,大會主題為“信息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屈冬玉受邀作視頻致辭。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出席現場會議并講話。會議由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科院院長唐華俊主持,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張合成、副院長梅旭榮出席會議。
韓長賦指出,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農業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14億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今年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農業也是一次大考和檢驗。目前農業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春季農業生產加快恢復,2020年糧食和農業有望繼續豐收,中國有信心、有能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中國將立足國內確保糧食安全,繼續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貢獻;繼續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持續加強國際經貿合作,穩定大豆、肉類、食糖等產品進口,促進特色產品出口,維護全球農產品市場穩定和貿易順暢。
韓長賦強調,當前應對疫情、災情和市場波動疊加的風險挑戰,迫切需要運用好現代信息手段,從更高層次、更全維度掌握農情變化,加快完善中國農業信息監測預警體系,以信息化引領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要瞄準農業全產業鏈,監測采集重要農產品生產、流通、貿易等信息,打造農業大數據平臺;緊盯農產品供求形勢變化,加強分析預警和信息發布;適應消費結構升級趨勢,開展精準信息服務。
屈冬玉對中國農業展望大會的召開表示贊賞和祝賀。他指出,全球當前正面臨著新冠肺炎巨大的挑戰。過去幾年全球糧食不安全程度在上升,需要以可持續生產的模式提高農業生產率,來養活不斷增加的人口。全球要加強糧食和農業生產體系的韌性,來應對突然的、始料未及的沖擊。他表示,數字科技是應對新冠肺炎的重要工具,可以廣泛應用到整個價值鏈中。中國農業展望大會不僅僅探討糧食和農業市場的現狀,同時對未來發展的討論也將為推動全球糧食措施實施提供重要的決策參考。
屈冬玉強調,新冠疫情是一場全球性危機,因此需要全球的響應。建議各國必須采取措施確保國內和國際供應鏈持續順利運轉,國際貿易和市場必須保持開放,共同增強應對此次危機的抵御力。
于康震指出,當前中國農業生產穩中向好,農產品市場總體平穩,農業生產和市場運行仍面臨嚴峻風險挑戰。他強調要深刻認識全球疫情快速蔓延對國際農產品貿易和市場帶來的不確定性,高度重視全球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在當前國內外農業形勢復雜多變的背景下,要持續加強國內外農業市場信息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全面掌握信息,準確研判形勢,及時做出科學決策。
唐華俊表示,中國農業展望大會已經成為增強全球和中國農業市場信息透明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受全球關注的權威信息發布平臺、世界各國了解中國農產品市場走勢的重要窗口。下一步中國農科院將圍繞打造中國農業展望“百年品牌”,不斷提升農業展望的信息化支撐能力,創新信息應用服務機制,加強全球農業科技合作交流,為促進全球農產品貿易發展和糧食安全作出新貢獻。
大會發布了《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0-2029)》,對未來10年中國主要農產品生產、消費、貿易形勢進行預測分析。報告認為,未來十年中國農業轉型升級將明顯加快,農業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增產保供能力持續提升。
美國農業部高級經濟學家羅伯特?約翰遜、澳大利亞駐華大使傅關漢,國家發展改革委農經司、湖北省農業農村廳負責人在會上致辭。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務部、國家統計局等相關部委和地方農業主管部門的領導,以及來自于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美國農業部、澳大利亞駐華使館等國際機構和相關國家的官員代表以視頻方式出席會議。全國有關農業管理部門、科研機構、農業產業部門、農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代表等通過視頻參加會議或觀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