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指示,大力倡導創新文化,在第20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來臨之際,中國農業科學院成果轉化局決定將全院獲得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的5項專利成果進行集中宣傳,作為2020年知識產權宣傳周(4月20-26日)的系列活動之一。知識產權宣傳周期間,還將開展多種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及管理方面的培訓及宣傳活動。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生豬養殖和豬肉消費國,生豬飼養量和豬肉消費量均占全球50%以上,豬肉消費占我國所有肉類消費量的63.2%。但我國優良種豬長期依賴進口的瘦肉型品種,且傳統的育種手段存在性狀鑒定不準、選育周期長、成本高、效率低和預見性差等問題,特別是一些不便于直接測定的性狀,已經不能滿足豬育種的需要。眼肌面積,是家畜背最長肌的橫斷面面積,豬達100千克體重眼肌面積是豬遺傳改良的一個重要生產性狀,且與生長速度、瘦肉率等產肉性能具有很強的相關性,在育種上非常重要。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的專利成果“一種鑒定或輔助鑒定豬100千克體重眼肌面積的方法及其專用試劑盒”,有效地解決了該領域的關鍵性、共性的技術難題。首先,針對傳統育種方法準確性低且預見性差等問題,實現了快速且準確預判豬100千克體重眼肌面積,達到對種豬進行早期選擇的目的;其次,針對耗時長的問題,該專利的檢測手段簡便,一滴血、幾根毛即可用于基因診斷,判斷出具有優勢表型的個體,實現快速、準確選留眼肌面積大的種豬個體;此外,極大降低了育種成本,且在提高種豬眼肌面積和瘦肉率的同時,不影響動物的健康、繁殖性能及生長性能。基于該專利提供的基因不同變異位點對種豬性狀的影響,可以利用該基因位點進行精準的選育,快速培育出生長快、瘦肉率高的種豬新材料。該專利成果還將促進分子育種技術與其他相關產業的融合,推進我國動物遺傳改良工作的發展。
該專利成果自2015年起在山東、廣西、天津、廣東、吉林等省市和自治區的多家育種公司應用,包括深圳市金新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西一遍天原種豬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企業,其中上市公司2家,國家核心育種場4家。專利成果用于吉林精氣神有機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吉神黑豬新品種培育,2018年通過國家新品種審定,成為目前全國最大的黑豬種群,全國高端豬肉市場占有率在40%以上;成果用于山東藍思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藍思白豬新品種和藍思配套系培育,天津市寧河原種豬場“天河牌”長白豬新品系培育,選育時間明顯縮短,選育效果顯著提高。截至2018年新增利潤6890萬元,其中2017年、2018年合計增加4610萬元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