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北京市委強衛副書記一行來我院考察工作。翟虎渠院長等陪同強衛副書記一行參觀了我院的國家種質資源庫、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實驗室、蔬菜花卉研究所、中蔬大森林花卉市場。隨后與我院領導和有關專家座談。
座談會上,翟虎渠院長首先對北京市過去對中國農科院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并希望今后更加關心和支持我院的工作。然后,翟院長簡要地向強衛副書記一行介紹了我院在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國際科技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特別是在禽流感防治、抗蟲棉、口蹄疫、品種資源收集與保存等方面取得的研究進展情況。就中國農科院與北京市共同建設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分中心一事,雙方進行了友好磋商,一致同意將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分中心的研究中心建在中國農科院內,將產業化基地建在北京市延慶縣。
翟虎渠院長在交談中指出,馬鈴薯產量高,營養豐富,用途廣泛,生產適應性強,生產潛力很大,經濟效益好,不僅是我國農業進入歷史新階段實施戰略性結構調整的重要切入點,也是我國農業應對加入WTO的挑戰需要著力培育的優勢產業。中國農科院在馬鈴薯的研究方面,科技基礎雄厚,科研隊伍健全,科研實力很強,成果豐碩,我院希望和北京市一起,把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分中心建好,把馬鈴薯產業共同搞好,為全國以及亞太地區提供馬鈴薯良種及技術服務。
強衛副書記對中國農科院為北京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他說,中國農科院代表著我國農業科技的最高水平,通過現場考察和翟院長介紹,開闊了眼界。中國農科院對北京市來說既是中央駐京單位,又是我國最高的農業研究機構,我們應該給中國農科院提供最好的服務。北京市與中國農科院聯合共建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分中心是一件好事,中心建成后將對促進北京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市場發展起到重大作用。北京市在這件事上態度是非常積極的,并且有建好馬鈴薯產業研究中心的有利條件。第一,從地理環境看,北京的延慶適合馬鈴薯生產;第二,在延慶建設馬鈴薯產業研究中心符合北京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方向;第三,馬鈴薯在北京有很大的消費市場;第四,建設馬鈴薯產業研究中心也有利于北京支援西部建設。強衛副書記希望會后雙方加快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分中心建設的項目申報等前期工作,爭取中心盡快建成。將中心的“頭腦”放在中國農科院,將“身體”置身于北京市,將“四肢”伸向全國。
我院陪同考察的還有院黨組副書記王紅誼、副院長屈冬玉,以及國際合作局局長梁劬、科技管理局副局長袁學志、作物科學研究所所長萬建民、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長杜永臣等。
北京市陪同考察的有市農委主任李進山、海淀區區長周良洛、市農委委員張貴忠、市農委辦公室主任張宏圖、延慶縣縣委書記侯君舒、延慶縣副縣級調研員姚志強、海淀區人民政府辦公室主任傅首清、海淀區農林委副主任張鴻逵、海淀區北下關街道辦事處書記張振西、副書記王曼諭等。北京國家馬鈴薯產業高科技園區開發中心主任陳凡和副主任孫慧生也參加了考察和座談。(攝影 丁麟)
翟虎渠院長與北京市委強衛副書記(左)座談
翟虎渠院長等陪同強衛副書記一行參觀我院的國家種質資源庫
翟虎渠院長等陪同強衛副書記一行參觀我院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實驗室
翟虎渠院長等陪同強衛副書記一行參觀我院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實驗室
翟虎渠院長等陪同強衛副書記一行參觀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翟虎渠院長等陪同強衛副書記一行參觀我院中蔬大森林花卉市場
強衛副書記一行最后與我院領導和有關專家座談
強衛副書記在座談中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
翟虎渠院長隨后向強衛副書記一行介紹了我院在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國際科技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特別是在禽流感防治、抗蟲棉、口蹄疫、品種資源收集與保存等方面取得的研究進展情況。
北京市委強衛副書記一行
參加座談的我院領導和有關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