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節水農業綠色發展暨賈大林學術思想研討會”在河南省新鄉市召開,會議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以下簡稱“灌溉所”)主辦。
灌溉所副所長王景雷介紹了賈大林學術思想與成就。賈大林是我國農田水利與土壤改良專家,節水農業的開拓者、先行者。他建成國內首個水利土壤改良同位素實驗室,首次提出鹽漬土沖洗理論公式和地下水臨界深度三條線;他總結出“排、灌、平、肥”和“放淤稻改”措施改良鹽堿地,支撐當地糧棉單產顯著提升,一改豫東平原“春季白茫茫、夏季水汪汪”的景象;20世紀70年代他與石元春院士共同主持黃淮海平原綜合治理,科學提出分區治理途徑,形成“治水、改土、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和良種良法”綜合治理體系,創造經濟效益74億元,糧食增產205萬噸;20世紀80年代,他原創性提出了適合中國國情的節水農業概念和農水結合的節水農業生產技術體系。
賈大林在一生的科研實踐中形成了“農水結合、分區治理、博采眾長、注重實踐、集成體系”的思想,為推動我國節水農業理論研究和綠色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中國工程院院士康紹忠等同行專家全面回顧賈大林砥礪奮進的一生。大家從“一碗酸湯面 一生孺子牛”在艱苦環境中白手起家做科研的故事中體會他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強烈的家國情懷;從放棄北京戶口舉家奔赴河南農業生產一線、為國捐獻四合院老屋的故事中體悟他無私奉獻、淡泊名利的高尚人格;從畢生投身國家農田水利事業,退休后仍躬耕不輟的故事中理解他的嚴謹認真的學術精神。
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楊振海指出,要深入學習賈大林一心向黨、忠誠擔當的政治品格,敢為人先、團結協作的學術品格和赤誠為民、服務三農的深厚情懷。他勉勵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繼續發揚以“求真篤行 敬農致用”為核心的農科精神,心懷“國之大者”,勇擔歷史重任,為加快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支撐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不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