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科學院、喀什地區行署主辦,自治區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疏勒縣人民政府、喀什地區農業農村局、自治區作物協會、自治區原子能農學會、自治區農學會承辦的2025年新疆糧油糖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科技支撐工作推進會在疏勒縣召開。
會議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自治區黨委工作要求,強化農業科技集成應用與示范推廣,以點帶面,示范引領自治區糧油糖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和均衡增產,持續提升技術到位率、產品競爭力和產業支撐能力。
會議現場 (宋佳飛 攝)
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黨委書記、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劉錄祥,自治區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馬纓,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晶,喀什地委副書記、教育工委書記李宏琪,疏勒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艾孜買提·沙吾爾先后致辭。
專家團隊分享糧油糖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的好經驗、好做法 (宋佳飛 攝)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黨委書記、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劉錄祥,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栽培崗位專家、農業農村部玉米單產提升國家指導組組長、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少昆分別作了專題報告,分享了糧油糖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的好經驗、好做法。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糧油糖大面積單產提升科技支撐專家團隊成員分別結合小麥、玉米、谷子、大豆、油料等糧油糖作物的品種選育、技術要求、種植規模以及生長環境等,提出了大面積單產提升科技支撐行動工作方案。九圣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喀什金豐源種業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代表匯報了企業在糧油糖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方面的品種、技術資源優勢等。劉錄祥作了總結講話。
四家企業代表分別進行發言 (宋佳飛 攝)
會議指出,近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系統謀劃部署糧食安全工作,推動“五良”集成融合,強化新技術突破、新裝備應用,糧油糖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作出了積極貢獻。2024年,新疆糧食單產躍居全國首位,小麥、玉米、水稻等糧油糖作物創造11項全國大面積高產紀錄、6項自治區高產紀錄,百萬畝玉米實現“噸糧田”。
會議強調,要聚焦政策保障,研究制定糧食生產一攬子財政金融支持政策,穩定實施小麥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和到戶產業幫扶政策,開展糧油種植專項貸款貼息試點,推動項目資金向單產提升集中,形成大面積單產提升工作合力;要聚焦要素支撐,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和高效節水建設,著力推進水肥一體化應用,培育小麥、玉米突破性品種,推廣平地、播種、收割等農業機械,夯實增產基礎;要聚焦關鍵技術,通過精細整地、精量播種、合理密植、干播濕出、全程精準調控、節水滴灌水肥一體、免耕復播等技術提升單產,繼續深入開展“百畝攻關、千畝創建、萬畝示范”,挖掘全區糧油糖作物大面積增產潛力。
與會人員觀摩小麥“百畝攻關”高產創建示范基地、小麥高產創建示范基地、九圣禾南疆研究院喀什綜合試驗站 (唐瑋良 攝)
會后,與會人員先后來到疏勒縣罕南力克鎮塔坎村小麥“百畝攻關”高產創建示范基地、塔孜洪鄉托萬庫拉格拉村小麥高產創建示范基地、九圣禾南疆研究院喀什綜合試驗站等地,實地了解了疏勒縣小麥等糧油糖作物生產及單產提升、科技支撐以及當前現狀、農業科技服務等情況。
近年來,疏勒縣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在自治區農業科學院專家團隊的持續幫扶下,以科技創新為引擎,以示范引領為抓手,全力抓高產創建,集中打造“百畝攻關”示范田,集成推廣新冬60等優良品種,配套合理密植、水肥一體化等技術,單產較常規種植提升15%以上,冬小麥、玉米等主糧作物單產連續12年保持1.5%以上增幅,實現了“十二連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