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魏益民教授主持的“黃淮冬麥區小麥質量分析與研究”課題,在北京通過了農業部科技教育司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
該課題連續3年在小麥主產區定點、實地抽取農戶田間小麥和糧庫倉儲小麥樣本,分析和評價生產上大面積種植的小麥品種和糧庫倉儲商品小麥的品質性狀,編制農戶田間和糧庫倉儲小麥籽粒品質及加工利用研究報告,構建小麥質量數據庫,為小麥育種目標的制定、優質親本的選擇、小麥生產區域的規劃、小麥分收分儲定級指標的篩選、加工企業原糧采購,以及相關產業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大量的數據和信息。
由中國科學院李振聲院士、程順和院士、龐國芳院士等11名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認為,開展黃淮冬麥區小麥質量分析與研究,可提供小麥品種及種植區域信息、商品糧品質現狀、小麥品種的產量潛力、小麥品種籽粒質量在生產上的表現和穩定性,以及優質小麥生產的發展趨勢,其結果對我國小麥育種、優質小麥標準制定、優質小麥生產區域規劃、小麥產業政策制定等具有重要的參考或指導意義。
據了解,該課題是在國家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專項資金支持下,在國家小麥產業技術研發中心指導下,由魏益民教授負責課題規劃設計和組織實施,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河南省糧食科學研究所、河北省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分區域負責實施而共同完成的。
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項目成果具有創新性,應用價值突出。并建議將該成果更廣泛地應用于政府部門決策、小麥育種、農技推廣和食品加工領域,以促進小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