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主任陳化蘭:
[農民日報]加快疫苗研發進度 依靠科技穩定生豬產業
發布時間:2020-05-27
|來源: 農民日報 2020年05月25日|作者:李純
“非洲豬瘟是世界養豬業頭號殺手,發病率和致死率可達100%。由于缺乏疫苗和藥物,發生疫情只能采取撲殺生豬的手段防止疫病擴散。”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主任陳化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呼吁,要加快推進非洲豬瘟疫苗的研發和產業化進程,盡早推廣應用,以確保中國人能夠安心吃上豬肉。
近年來,非洲豬瘟疫情呈全球流行態勢,僅2018年就在25個國家發生6500多起非洲豬瘟疫情。由于缺乏疫苗和藥物,發生疫情只能采取撲殺生豬的手段防控疾病擴散。
“豬糧安天下”,我國是世界豬肉消費第一大國。在非洲豬瘟病毒傳入之前,我國生豬產量和豬肉消費量都占全球50%以上。2018年8月,遼寧首次暴發非洲豬瘟疫情,其后逐步蔓延至全國。疫情引起大量生豬死亡或被撲殺。我國生豬產量2019年同比大幅下降,豬肉價格大幅上漲。政府多次在過年、過節或有重要活動時,向市場投放國家儲備肉,確保老百姓能買得到豬肉。
疫苗免疫是動物傳染病防控最有效的手段。在農業農村部的部署安排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我國獸醫科技工作者以國際領先的思維方式和技術策略,經過艱苦的科研攻關,創制了安全、有效的多基因聯合缺失弱毒疫苗,實現了非洲豬瘟疫苗研發“從0到1,從無到有”的突破,并且初步破解了大規模生產工藝的關鍵技術瓶頸。這為我國生豬養殖恢復、保障豬肉供應注入了信心。
鑒于目前我國生豬生產面臨的巨大困難和疫苗研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數據,陳化蘭建議,在科學、嚴謹的前提下,按照程序不減、標準不降的原則,進一步加強組織、協調和優化該疫苗評價和評審的工作程序,加快推進非洲豬瘟疫苗的研發和產業化進程,依靠科技恢復和穩定生豬產業。
(單位: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报]研究揭示小麦驯化基因Q控制株高和穗长的分子基础2025-08-19 15:42:00
- [科技日报]病毒抑制水稻免疫系统新机制揭示2025-08-19 14:33:00
- [科技日报]“十四五”硬核成果丨首次!突破核心技术瓶颈,玉米田迈入“吨粮时代”2025-08-19 14:28:00
- [经济日报]齐鲁大地绘就高颜值新画卷2025-08-19 14:22:00
- [农民日报]科技赋能 甜蜜升级2025-08-19 14: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