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長江獼猴桃產業技術研究中心在湖北省赤壁市揭牌。同日由國家獼猴桃科技創新聯盟主辦的2019長江獼猴桃產業峰會舉行,新西蘭皇家科學院院士Allan Ross Ferguson、意大利及中國農科院等專家,圍繞獼猴桃的培育、病菌控制、現狀與未來發展等主題進行了學術報告交流。
2019長江獼猴桃產業峰會舉行。
全國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許發輝透露,我國獼猴桃種植面積2016年已達294萬畝,占世界的71%,產量234萬噸,占世界的55%,種植面積和總產量都穩居世界第一位。長江流域是獼猴桃種植的傳統優勢產區,他希望借助研究中心成立的東風,加快選育和推廣優質品種,加快構建綠色發展技術體系,加快構建多業態經營體系,推進我國獼猴桃產業高質量發展。
咸寧市副市長譚海華介紹說,鄂南地區獨特的土壤、氣候為獼猴桃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近年來,咸寧市委市政府把獼猴桃作為農業特色產業來抓,在項目、政策等方面給予傾斜與支持。獼猴桃產業得到長足發展,為推進咸寧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注入了強勁動力。赤壁市作為全國新興獼猴桃產業基地,現有獼猴桃種植基地面積6.2萬畝,年產量5.6萬噸,建設集科研、檢測、電子商務交易等于一體的獼猴桃產業園區,讓小小獼猴桃成為名副其實的“扶貧果”“致富果”“幸福果”。
與會代表參觀考察了赤壁神山興農科技有限公司的種植基地。在該公司御屏山村半島基地,記者看到,獼猴桃枝條高高掛起。公司研發經理陳奇介紹:“這是采用專利技術——高枝牽引,讓明年的結果枝充分享受陽光雨露,待明年再把它們放到棚架上來,營養好了,果實才能飽滿。”
赤壁神山興農科技有限公司的半島基地,獼猴桃枝條高高掛起。
記者了解到,赤壁神山興農科技有限公司是湖北省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主要從事優質高端獼猴桃產業開發。該公司總經理胡超介紹,經過幾年發展,公司已在新店、神山等鎮流轉土地,建有9個基地,生產基地全部高標準建園:高標準棚架、水肥一體系統、物理殺蟲技術、節水微噴管道、高枝牽引設施、自動分揀技術,智慧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等等。“獼猴桃是高投入、高技術的行業,從品種培育、剪枝、消毒、補充微肥,哪個環節沒做好,都會影響品質。與新西蘭相比,我國獼猴桃產業還有不少短板要補。比如科研,我國研究機構多,但力量分散,產學研對接并不充分。”
成熟的黃肉獼猴桃掛滿枝頭。
長江獼猴桃產業技術研究中心正是為促進赤壁乃至長江流域的獼猴桃產業科學發展而生。目前,中心擁有4家科研成員單位,分別是: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果樹茶葉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所。國家獼猴桃產業聯盟理事長,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所長方金豹研究員表示,聯盟部分成員單位與赤壁神山興農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組建“長江獼猴桃產業技術研究中心”,旨在通過培育新品種、推廣綠色發展模式、構建采后分級分類標準體系等,支持獼猴桃產業發展,增強公司市場競爭力,力爭在8年內成為國家級獼猴桃產業技術研究中心,為長江乃至全國獼猴桃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這也標志著聯盟區域合作邁上新臺階,為長江領域獼猴桃產業發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