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哈爾濱7月5日電 從5日舉行的“全國主食加工產業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大會上獲悉,目前我國主食加工的規范化、標準化水平相對較低,工業化食品僅達到15%到20%,絕大部分主食的加工、供應以小作坊為主,一些主食產品的標準和技術規程缺失嚴重,技術、工藝、裝備研發滯后,這些問題亟待通過政府管理部門以及產學研機構大力合作共同解決。
“目前,我國主食加工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000億元。但生產研發企業少而小,產品種類不足、科技含量低,難以滿足我國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主食消費需求。”全國主食加工產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戴小楓表示,“全國主食加工產業科技創新聯盟”將牽頭圍繞行業創新的關鍵問題,開展基礎研究、產品開發、產業化推廣,形成行業技術標準,推動我國主食加工產業向標準化、規模化、自動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农民日报]书写武陵山腹地“衔接”答卷2025-08-13 18:19:00
- [工人日报]优化养分管理模式可实现马铃薯绿色高效生产2025-08-12 15:03:00
- [工人日报]院士专家共商食用油保供安全大计2025-08-11 18:44:00
- [CCTV-17]《主播说三农》小土豆找妈妈2025-08-11 18:23:00
- [中国日报]天然草原智能放牧与草畜精准管控关键技术现场交流会举行2025-08-11 1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