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藍育種團隊經過30多年的艱苦努力,在甘藍雄性不育育種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特別是在甘藍上首次發現顯性雄性不育材料,研究建立了甘藍顯性雄性不育育種技術體系,獲得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性成果。
據農業部組織的專家鑒定:甘藍顯性雄性不育育種技術為國內外首創,是甘藍育種技術上的一項重要變革,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該技術已于2001年獲國家發明專利。用不育系作母本配制的“中甘17”、“中甘18”、“中甘21”等甘藍新品種已通過國家或省級審定,不僅產量高、品質優、抗逆性強、效益好,而且性狀整齊,雜交率達100%,已在20多個省(區、市)大面積推廣。圖為近日,農業部相關司局領導和中國農科院專家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組織的甘藍顯性雄性不育系大規模制種觀摩會現場。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生物电化学技术破解稻田汞难题2025-07-10 17:25:00
- [经济日报]桃多组学数据库发布2025-07-10 17:15:00
- [经济日报]控制桃子软化速度的关键基因找到了2025-07-10 17:13:00
- [CCTV-13]《新闻直播间》国家统计局 今年我国夏粮稳产丰收 产量2994.8亿斤2025-07-10 15:46:00
- [人民日报]科学家发现提高小麦抗旱性新途径2025-07-10 14: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