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是人們最常見也最常吃的一種水果??赡阒廊绾巫屘O果好吃又好看嗎?
蘋果的含金量
我國目前是世界第一大蘋果生產國,種植面積超過3000萬畝,產量超過4000萬噸,分別占世界蘋果總面積的42.2%,總產量的45.5%。蘋果全產業鏈從業人員超過3000萬人,每畝收入5000元以上。
這是記者從日前召開的“2020年中國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獲悉的。
蘋果產業在各地開展產業扶貧、精準脫貧、穩定脫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已經發展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已形成了環渤海灣、黃土高原兩個優勢產區和黃河故道重要產區及西南冷涼區、新疆等特色產區。
蘋果的高質量
但也應該看到,一些制約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比如,苗木帶毒率高,化學藥劑難以防控;栽培模式落后,樹體管理技術繁瑣;土肥水管理不科學,果園可持續生產能力不強;花果管理程序繁雜,人工成本居高不下;過分依賴化學農藥,存在果品質量安全隱患,等等。
“蘋果高質量發展研究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提高營養水平方面,具有營養品、健康品、保健品和養生品等廣闊空間?!敝袊r業科學院成果轉化局副局長馮艷秋表示。
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創新工程支持下,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以下簡稱“果樹所”)于2016年啟動實施了“蘋果高質量發展技術集成與示范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
蘋果的科技含量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所長曹永生介紹說,果樹所系統集成了“優化品種結構,無病毒苗木、無袋化栽培,負載量精準管理、水肥精量調控、病蟲害精準防控,高光效修剪、高質量改土、高效益改園、高標準建園”(簡稱‘一優兩無三精四高’)的10項關鍵技術,構建了涵蓋品種、栽培和植保領域的技術體系,實現蘋果高質量發展模式可復制、可推廣。
其中,根據不同品種、樹齡、樹勢和管理水平,果樹所研發了以主枝干截面積為基準的負載量控制技術,開發適宜不同品種的化學疏花疏果技術,單雙果率達70%至75%,每畝節省疏花疏果成本800至1000元。
肥料是果樹成長中不可或缺的養料。果樹所根據樹體養分需求特性結合營養測試分析結果,開發生長發育同步營養肥。根據不同品種和樹齡的樹體需肥特點,研發水肥一體化精準調控系統,較傳統灌溉模式節水60%、節肥30%。
為減少病蟲害,果樹所建立以科學監測、正確選藥、合理混配、適時用藥、恰當施藥于一體的病蟲精準綠色高效防控技術,示范區內主要害蟲數量降低21%,生長季內農藥用量減少39%,減少農藥投入58元每畝,減少勞力投入30元每畝,在主產區示范推廣110萬畝。
蘋果的大比賽
曹永生告訴記者,果樹所還創新了以政府部門牽頭、科研機構為支撐、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受益、國外專家參與的“五位一體”協同成果轉化模式,打造五方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同時加快構建研發中心、產業研究院、試驗站、專家工作站和成果示范基地等“五大”基地,做到了減水、減肥、減藥、減人、減樹的“五減”,生產出好吃、好看、好種、好賣、好想的“五好”蘋果,努力實現我國蘋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據悉,大會期間還組織了全國優質蘋果大賽。相關領域知名專家組成蘋果鑒定專家組,對10個省份、41個縣的相關企業、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選送的405份樣品,從外觀品質、果肉質地與色澤、口感風味、可溶性固形物、果實香氣等方面指標,進行專業化評審,評比產生了59個金獎。比賽為各地蘋果產業發展樹立榜樣,助推地標性果品品牌建設,引領了蘋果生產向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