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家畜胚胎工程與繁殖科技創新團隊利用miRNA芯片技術揭示了胚胎冷凍后妊娠率降低機制。該研究成果于2015年4月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雜志上。
此前,國內外研究均表明,胚胎冷凍后的妊娠率比新鮮胚胎妊娠率降低10%左右,但是造成這種降低的原因與機制并不清楚。
該研究采用miRNA芯片,檢測了新鮮和冷凍小鼠囊胚中760個已知miRNA,發現冷凍囊胚中有4個miRNA表達水平上調、1個miRNA表達水平下調。靶基因分析表明,表達水平升高的4個miRNA共調控877個靶基因,而表達水平降低的1個miRNA則調控了231個靶基因,生物信息學分析表明,這些差異表達的miRNA主要調控囊胚的發育能力。
該研究結果初步揭示了小鼠冷凍囊胚發育能力降低的原因,為研究家畜冷凍胚胎發育能力降低的機制提供了新思路。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