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毒嚴重威脅全球的農業生產活動,其擴散傳播主要依賴于昆蟲媒介,然而人們對植物病毒與昆蟲媒介如何精妙互作進而加速其傳播擴散的機制仍“知之甚少”。
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的葉子。中國農科院蔬菜所供圖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張友軍團隊揭示了由寄主植物氣味因子介導的病毒—寄主植物—媒介昆蟲三者互作新機制,闡明了寄主植物介導的植物病毒操控媒介昆蟲行為的分子生態機制。相關成果于2月28日發表于國際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
氣味因子:信號傳遞的介質
論文通訊作者張友軍告訴《中國科學報》,番茄黃化曲葉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Disease Virus,番茄黃化曲葉病毒)是由煙粉虱特異性傳播的一種毀滅性病原體,在部分易感番茄品種中觀察到高達100%的產量損失,對全球番茄生產造成重大威脅,因此成為研究植物病毒—寄主植物—媒介昆蟲互作的重要實驗材料。
健康番茄葉子(左)和感染黃化曲葉病毒的番茄葉。中國農科院蔬菜所供圖
多年的田間監測和實驗室研究,張友軍團隊發現,目前在中國廣泛分布的Q煙粉虱對于番茄黃化曲葉病毒侵染番茄表現出了獨特的偏好性,這種偏好性導致了Q煙粉虱能夠更快速的完成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毒的傳播。
“然而,Q煙粉虱為什么偏好番茄黃化曲葉病毒侵染的番茄一直不清楚,而這對于田間番茄黃化曲葉病毒和煙粉虱的防控又至關重要,為此我們進行了長達五年的探索研究”張友軍說。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蔬菜所研究員謝文告訴《中國科學報》,在研究中我們發現,番茄黃化曲葉病毒侵染番茄后,Q煙粉虱對番茄釋放的氣味物質表現出強烈的吸引趨性,氣味因子很可能就是病毒-寄主植物-煙粉虱三者互作中的關鍵介質信號。
月桂烯:吸引昆蟲媒介的“關鍵因子”
謝文介紹,通過比較分析病毒侵染前后的氣味因子變化,他們共發現了12個受到番茄黃化曲葉病毒調控的候選氣味因子,其中僅有月桂烯能夠在各種濃度下吸引Q煙粉虱。
“為了驗證番茄黃化曲葉病毒是通過操縱揮發物月桂烯吸引Q煙粉虱,我們在健康的番茄上添加了月桂烯,發現Q煙粉虱無法分辨出添加了月桂烯的健康番茄和番茄黃化曲葉病毒侵染的番茄。這證實月桂烯就是番茄黃化曲葉病毒侵染番茄吸引Q煙粉虱的關鍵因子。”謝文說。
為了探索番茄黃化曲葉病毒如何操縱番茄中月桂烯的釋放濃度變化,他們通過篩選發現了2個可能的月桂烯合成基因TPS3和TPS7,利用CRISPR-Cas9技術構建了基因敲除的轉基因番茄品系。
結果發現,敲除這兩個基因后,番茄中無法檢測到月桂烯的存在。進一步利用轉基因番茄設計選擇試驗,發現Q煙粉虱無法分辨轉基因番茄是否被番茄黃化曲葉病毒侵染。這證實了番茄黃化曲葉病毒就是通過操縱TPS3和TPS7進而控制月桂烯的含量來吸引Q煙粉虱。
煙粉虱氣味受體:神奇的突變位點
論文第一作者、蔬菜所畢業博士梁鵬介紹,發現了月桂烯這一關鍵氣味因子后,他們進一步對Q煙粉虱的嗅覺核心元件氣味受體進行了研究。
他們通過一系列實驗確定,氣味受體OR6可以特異性結合月桂烯,病毒在進入Q煙粉虱體內后,抑制了OR6基因的表達,使得Q煙粉虱失去了對番茄黃化曲葉病毒侵染番茄的偏好性。將OR6基因干擾后,發現Q煙粉虱對添加月桂烯番茄和番茄黃化曲葉病毒侵染番茄的趨性都消失了,這表明OR6是Q煙粉虱感知月桂烯的關鍵嗅覺受體。
梁鵬介紹,獲得這一結果后,他們對其它煙粉虱種群為什么無法定位番茄黃化曲葉病毒侵染番茄也迸發出了強烈的好奇心,于是克隆分析了OR6基因在不同煙粉虱種群中的序列。
進一步研究發現Q煙粉虱中OR6基因的204位點出現了突變,Y204F的突變導致只有Q煙粉虱OR6可以特異性結合月桂烯,這解釋了為什么只有Q煙粉虱可以通過月桂烯定位番茄黃化曲葉病毒侵染番茄。
謝文進一步說,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為了完成快速傳播,進化出了獨特的“操縱”能力,通過操縱寄主植物揮發物信號,激活媒介昆蟲嗅覺系統,吸引其快速完成獲毒過程,隨后抑制媒介昆蟲嗅覺系統,促使其離開病毒侵染植株完成病毒傳播。
該研究揭示了植物病毒—寄主植物—媒介昆蟲三者互作新機制,發現番茄黃化曲葉病毒既調控寄主植物番茄的月桂烯含量,又調控Q煙粉虱OR6基因的響應變化,明確植物病毒可以精妙操控媒介昆蟲與寄主植物加速其擴散傳播。
張友軍說,該結果為理解媒介昆蟲傳毒機制提供了新視角,也為研發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奠定了重要理論基礎。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adv.adr4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