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6月8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獲悉,該所南方特色作物遺傳育種創新團隊聯合湖南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南繁科學院等單位,首次以柑橘資源為核心開發新型生物材料,實現“抗感染”與“促再生”雙效合一,為糖尿病難愈性創面治療開辟新路徑。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生物大分子雜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上。
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研究員欒明寶介紹,研究采用柑橘加工副產物提取的天然果膠,通過分子結構設計構建三維網狀水凝膠體系,不僅展現出優異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更作為生物活性載體精準負載枳殼衍生的銀納米粒子。
科研人員通過綠色合成工藝,從傳統中藥枳殼中提取活性成分還原制備出納米銀,與柑橘果膠復合后形成枳殼-銀納米粒子-柑橘果膠水凝膠協同體系。在糖尿病小鼠模型中,該柑橘復合水凝膠展現出卓越的治療效果,愈合速度較傳統療法提升2.7倍;愈合區域膠原排列規則,皮膚附屬器再生完善,接近健康皮膚結構。
據介紹,該研究成果以柑橘加工副產物為原料開發醫用材料,有效提升了柑橘產業附加值,通過枳殼基原植物酸橙活性成分綠色合成納米材料,拓展了中藥資源應用場景;在精準醫療材料方面實現突破,柑橘基水凝膠可望用于慢性潰瘍、燒傷等復雜傷口治療,為生物醫用材料領域提供了“農醫結合”的創新范式。
研究得到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支持。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25.144222